近年来,石林县人民法院以“爱心妈妈驿站”为核心支点,联动“家庭教育指导站”构建“司法保护+爱心关爱+家庭赋能”三维服务体系,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用彝乡温情与法治力量,为妇女儿童撑起一片安全晴朗的天空。

驿站为基,构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矩阵
筑牢服务阵地。石林法院“爱心妈妈驿站”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司法为民、关爱先行”理念,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从单一未成年人关爱延伸至妇女儿童权益全方位保障。驿站设有法治阅读角、心理疏导室、互动活动室等场所,配备维权指引手册,为妇女提供婚姻家庭、财产分割、劳动保障等领域的一站式咨询服务。
构建“1+2+N”服务模式。依托驿站平台,石林法院整合多方资源打造“1+2+N”服务模式。以驿站实体阵地为核心,联动“家庭教育指导站”与“阿诗玛”双语调解室两大专业平台,链接妇联、民政、教育等N个社会力量,形成覆盖纠纷化解、心理疏导、权益维护、家庭教育的全链条服务网络。
拓宽服务矩阵。在各乡镇(街道)挂牌成立法官工作室,积极开展婚姻家事案件的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介入妇女儿童权益纠纷,用乡音化解矛盾,用法律守护底线,累计接待妇女咨询200余人次,协助办理维权案件60余件。
司法赋能,筑牢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防线
妥善审结涉及妇女儿童案件。石林法院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融入司法办案各环节,通过机制创新与精准发力,让司法保护更有力度、更有温度。针对婚姻家庭纠纷、未成年人侵权等案件,实现快立、快审、快执,妥善审结涉及妇女儿童民事、刑事案件,正确处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
保护妇女权益。加大惩处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犯罪的力度,确保妇女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针对妇女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妇女依法维权。诉讼中,选用审判经验丰富、办事细心耐心、善于化解矛盾的法官审理离婚、监护权、抚养权、扶养费以及继承等涉及妇女权益的婚姻家庭纠纷,女职工劳动保障、家庭暴力等案件,切实维护妇女权益。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针对涉未成年人案件,依托“家庭教育指导站”同步开展家庭监护评估,对监护不力的家长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通过“一对一”指导、家长课堂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理念。2025年以来,向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3份,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83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服务19次。
普法浸润,营造全社会关爱保护氛围
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以“爱心妈妈驿站”和“家庭教育指导站”为平台,开展多维度、广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关爱妇女儿童的社会共识。通过“法治副校长”“模拟法庭”进校园开展普法活动17场次,以案例讲解、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防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主题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核心内容,惠及学生5000余人次。
聚焦节日宣传。依托“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特殊节日,组织法官干警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乡村,广泛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法律,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开展巡回审理。以“背包法庭”“巡回审理”方式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在当事人院子里就地开庭,开展温情调解,邀请村民旁听庭审,庭后以案释法,进行普法宣传,实现“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
从驿站的贴心关爱到法庭的公正审判,从家庭教育的精准赋能到社会氛围的持续营造,石林法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下一步,石林法院将继续深化“驿站+指导站+社会联动”模式,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机制,丰富司法服务内容形式,让法治阳光照亮妇女儿童的生活,为构建平安石林、法治石林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