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这个“疙瘩”是这样解开的

2024年8月,一场篮球比赛中的意外碰撞,为段乙与李某埋下了矛盾的种子。段乙在拦防时被李某的手肘撞击致鼻骨轻伤二级,段乙认为对方构成故意伤害,遂向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报案,公安机关经审查后作出不立案决定。经历复议、复核程序后,段乙及其父亲段甲仍不理解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遂向五华区人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受理后,五华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展现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全面审查案卷、听取各方意见、邀请体育与法学专家论证、商请侦查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召开听证会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全程监督。最终,检察机关依法认定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立案,公安机关经依法审慎作出的不予立案决定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程序虽已终结,但段氏父子心中的“疙瘩”未解,这成为检察机关延伸履职、化解矛盾的新起点。

区综治中心.jpg

(五华区综治中心)

攻坚:“检察+综治”凝聚多元解纷合力

“案件可以结案,但群众心结不能不解。”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并未止步于作出监督决定,而是将此案提交至五华区综治中心,充分利用其“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开启“了法结、解心结”的攻坚之旅。

综治中心迅速响应,精选经验丰富的律师、人民调解员与检察人员组成联合化解小组,形成“1+N”的工作格局。检察人员再次梳理案情,详解不支持监督申请的法理依据与工作过程,消除误解;律师从专业角度阐释法律规定,指明其他救济途径并提示风险;人民调解员则温情介入,进行心理疏导与情感慰藉。

经多方协同发力,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和人文关怀,段氏父子的情绪逐渐平复,对案件的认知也更加客观。

破冰:息诉息访背后的司法温度与担当

8月8日,在五华区综治中心调解室,气氛终于从凝重转为释然。儿子在省外求学不能到场,段甲代表儿子段乙郑重表示:“我们想明白了,接受你们的处理决定,整个过程你们很尽心尽责……非常感谢你们!”段甲在息诉息访文书上签字后,这个困扰段家一年之久的心结彻底解开。

这起案件的圆满化解,是五华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深化“检力下沉、服务前移”模式的生动实践。为提升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高效开展工作,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制定了《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办法》及办案指引,明确人员职责、工作要求、内外部衔接机制,确保有序开展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通过入驻综治中心,前移12309检察服务端口,强化内外联动,依法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为群众答疑解惑,开展法律宣传,延伸检察服务触角,减少信访群众诉累、访累,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让人民群众在感受到司法公正的同时,也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展望:“检察+综治”开启协同治理新篇章

五华区人民检察院与综治中心的无缝衔接,不仅成功化解了个案矛盾,而且彰显了“检察+综治”协同治理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据介绍,五华区综治中心运行以来,五华区人民检察院选派检察业务骨干,组成办案团队以常驻的形式入驻综治中心,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大局,助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开启“检察+综治”协同治理新篇章。

下一步,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与综治中心的联动机制,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五华、法治五华,护航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检察力量。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