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个休息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单继能,带着女儿坐上了一辆公交车,邻座的老人“稳赚不赔”的聊天让他瞬间警觉,这是典型的传销话术,他亮明身份,耐心劝阻,老人却摆摆手“你别耽误我赚大钱。”眼神里满是怀疑与固执。
一周后,经侦大队接到群体报案,在做笔录的受害人中,单继能再次见到了那名老人,四目相对时老人慌忙用手捂着脸“早知道就听警察同志的了......”

这个“未完成的劝阻”成了单继能心中一道深刻的印记,提醒着他在经济犯罪的战场上数字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数学老师穿上警服
2007年,单继能站上讲台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他手握粉笔在黑板上推导公式,带着学生们探究数学的逻辑,四年后他走下讲台成为一名人民警察,面对“为什么不继续当老师”的疑问,他的回答简单而坚定“我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穿上制服,守护更多的人。”
初入警队,单继能成为松华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派出所人少事杂,从刑侦抓捕到社区调解,从寻猫找狗到巡逻堵卡,几乎什么都干四年,基层时光让他对警察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民警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守护平凡平安,就是最好的状态。”

用数学思维化解经侦难题
因工作能力突出,2015年,单继能参与到一起合同诈骗案的侦破中,成为专案组的一员,他凭借对数字的敏锐和清晰的逻辑思维,很快在团队中脱颖而出。
“经济案件就像一道道复杂的数学证明题。”单继能说。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逻辑导图与资金流向图,一起起错综复杂的合同诈骗、非法集资案件被他解构成数学模型“资金流向是函数曲线,人物关系是几何图形,犯罪动机是未知变量,我要做的就是找到充分必要条件,完成犯罪事实的严密证明。”这种独特的分析方式,让他在众多疑难案件中找到突破口。2018年,在侦办一起非法集资案件中,因当时全国少有相似判例,单继能便通宵梳理证据,在分局和大队的支持下,案件最终办结他也荣立人生中第一个三等功。

在经侦大队工作的十年,单继能办理过传销、职务侵占、合同诈骗、非法集资等经济类案件,为受害人追回损失上亿元,如今他积极参与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在辖区搭建“经济安全科普站”,用真实的案例揭秘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等套路,为群众守好“钱袋子。”
不站讲台也能教书育人
作为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单继能带领一支8人中队,他的管理理念带着浓厚的“教师风格”,他鼓励队员自主认领任务,形成默契分工。他“手把手”教年轻民警如何看资金流水,如何运用“反证法”推演案情,“我教他们,就像当年教学生一样。”
面对受害群众,单继能微笑相迎、耐心讲解案情,把复杂的经济犯罪拆解成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受害人看清骗局本质,这种独特的沟通方式,既安抚了群众情绪,又增强了群众的防范意识。

2025年,盘龙分局经侦大队破案169起、挽回经济损失1亿元,在全体民警辅警的努力下,大队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与扎实的工作成效,在全市经侦警种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位列前茅。
在单继能看来,数学不只是黑板上的公式,而是穿透经济犯罪迷雾的利剑,是守护百姓钱袋子的盾牌,他始终相信逻辑之上,是温度数字背后,是人心。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