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禄劝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的显眼位置,一张标有“服务好不好,请您扫一扫”的二维码卡片,成为群众参与司法监督的“快捷通道”。

监督评价回访工作作为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的一大载体,立案庭作为法院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窗口,自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开展以来,立案庭始终坚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通过“倾听呼声—响应诉求—闭环整改”的“三声”工作法,累计完成回访10余条,扫码率达100%,群众综合满意率提升至99.71%,让司法服务真正“看得见温度,摸得着实效”。
主动“亮码”听呼声。“法官,刚才是孩子误点了不满意!”今年年初,立案庭负责人接到一条特殊回访线索:当事人因孩子玩手机误评“不满意”。专班立即启动核查,确认窗口服务无瑕疵后,同步向当事人反馈整改情况,并优化扫码提醒流程——如今,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需进行“扫码前温馨提示”,主动指导当事人核对评价内容,避免误操作。

这种“细节处见真章”的服务,源于立案庭诉讼服务窗口推行的“全覆盖扫码机制”,通过干警佩戴含个人二维码的工作牌,实行“首接亮码”制,立案、调解、咨询全流程主动邀请评价。
针对线上立案当事人,通过短信推送“一案一码”,实现“应扫尽扫”。2024年以来,立案庭累计引导现场扫码1700余条,其中85%的当事人在现场完成“即时评价”,留言单、公示电话等配套机制,让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
靶向“问诊”知民意。“立案周期长”曾是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立案庭建立了“三级回访”机制:即对不满意评价,部门负责人48小时内“一对一”回访,专人每周汇总问题清单,专班每月专题研判。

数据显示,立案庭不满意评价回访率连续12个月保持100%,整改率达96.55%。“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的深化,更让6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在7天内化解,当事人专程送来“高效办案解民困,专业素养树楷模”锦旗。
长效“建制”暖民心。“评价不是终点,整改才是开始”。立案庭将回访问题转化为制度创新:制定了《立案工作预警办法》,对超期未立案件自动触发提醒。2024年对2名干警开展提醒谈话2次。针对辖区特点,巡回审判时同步开展宣传普法,2025年1月以来,200余份便民利民告知书发放到人民手里、3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讲座讲到群众心里。

从“被动等评价”到“主动求监督”,禄劝法院立案庭以评价回访为支点,撬动司法服务质效全面提升。下一步,立案庭将深化“法院+网格”多元解纷,推动扫码评价向诉前调解、判后答疑延伸,让每一次“扫码”都成为司法公信力的“加分项”。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