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质效,东川公安局红土地派出所聚焦民意导向,全面落实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以“全流程监督、闭环式整改”畅通民意渠道,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赢得辖区群众广泛认可。

健全机制,筑牢工作根基
派出所将评价回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评价-监督-回访-整改”全链条工作体系,明确接处警、案件办理、窗口服务全领域均纳入评价范围。通过“扫码评价+电话回访+上门回访”多元模式,实现简单事项扫码即评、复杂警情电话跟进、重大问题上门核实,确保群众意见“一码直达、全时响应”。同时,制定派出所《评价回访工作细则》,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民警,实行“每日通报、每周复盘、每月总结”制度,由所领导牵头跟踪问效,形成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精准发力,破解群众难题
坚持“不图多、不求大、从力所能及的群众身边事改起”,对评价回访中收集的诉求快速响应、分类处置。针对辖区居民王某因邻里噪音纠纷多次求助的情况,民警联合社区居委会开展3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王某在回访中主动点赞“民警耐心负责,真正解决了我的烦心事”。接到游客李某关于景区购物纠纷的求助后,值班民警15分钟抵达现场,协调商家为其办理全额退款,李某通过扫码评价留下“处置高效,暖心为民”的满意评价。此外,针对窗口服务中群众反映的“办证流程不清晰”问题,立即增设引导岗、更新办事指南,业务办理效率提升40%。

深化运用,推动质效提升
强化评价结果与队伍建设、执法规范的深度融合,将评价数据作为民警考核重要依据。对“满意”评价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及时在所内全警推广学习;对“不满意”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实行“领导包保”,100%回溯核查,限期整改。每周组织执法培训,结合回访中发现的执法不规范问题开展“以案释法”,重点强化接处警规范用语、沟通技巧、证据收集等技能提升。截至目前,共完成回访326起,群众满意度达99.2%,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上升12%,涉警投诉量同比下降68%。

下步,红土地派出所将持续以评价回访为抓手,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服务举措、规范执法行为,用更扎实的工作成效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