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
四项举措筑牢安全防线!晋宁公安守护农村平安出行

晨曦初露,晋宁区各条农村道路上已见民警忙碌身影;夜幕降临,村口集镇仍有警灯闪烁守护平安。今年以来,晋宁公安分局聚焦农村群众出行安全,以“防事故、保畅通、护安全”为核心,通过四大举措织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合力攻坚:构建一体化治理新格局

晋宁公安打破警种壁垒,推动“情交巡所”深度融合,构建起“情指中心统调指挥、交巡所职能融合”新机制,让警力资源用在刀刃上。分局党委高位统筹,召开专题部署会提出“整合警力、打破警种界线”改革思路,实现社会面治安、刑事、交通、救助“共管”。深化警种协作,交警大队将10个派出所划分为4大网格,由大队领导任“网格长”,秩序中队分片挂包指导,每周开展农村地区联合执法,形成“一条心、一股劲”的治理合力。激发基层自治活力,与乡镇党委、村“两委”紧密联动,调动548个“两站两员”基层力量,针对农村务工出行、红白喜事、赶集等重点场景,精准劝导违法载人、不戴头盔等行为,“村民管村民、熟人劝熟人”的自治模式落地生根。

微信图片_2025-10-28_112350_999.jpg

严密管控:提升路面执法震慑力

围绕农村交通违法特点,晋宁公安精准部署警力,聚焦城郊结合部、国省主干道及农村道路,构筑起严密的道路交通安全网。精准布警,针对节日假期、周末及“一早一晚”重点时段,通过“增派警力+加密巡逻”提升见警率与管事率。每周下发“补盲通知”,严防农村偏远地区管控盲区。创新执法模式,在“戴帽行动”中采取“定点+流动”“错峰勤务”模式,检查车辆6.3万辆、劝导纠违10万人次,使主城区头盔佩戴率提升18个百分点。强化动态补盲,针对农村地区警力不足问题,要求派出所每周不少于2次对事故高发路段、农村偏远区域开展“补盲”,实现“见警率、管事率、现场查处率”三提升。今年以来,派出所全力查处各类交通违法,其中酒驾62起、涉牌涉证23起、无证156起,对超员违法载人、非机动车违法等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微信图片_2025-10-28_112440_290.jpg

安全整治:源头消除道路风险隐患

秉持“应排尽排、应录尽录、应治尽治”原则,晋宁公安从源头入手,筑牢道路“防护墙”。全面排查隐患,定期排查农村道路风险,从事故多发路段、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到冬季结冰路、占道挖掘路,每一处隐患都记录在案、推动治理。推动协同治理,采取“推动党委、政府治理,推送安委办协同治理,同步采取应急措施”的方式,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强化装备保障,多方协调落实15万元经费,为10个派出所配齐反光背心、执法记录仪、酒精检测棒等装备,实现治安、交管“一体化”运作,发挥“1+1>2”的叠加效应。

微信图片_2025-10-28_112532_960.jpg

精准宣传:打通安全教育“最后一公里”

让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是预防事故的根本之策。晋宁公安创新宣传方式,让安全知识“声入人心”。面对面精准宣传,依托“一村一警(辅)”“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民警深入农村校园、街巷、村户,为“一老一小”、务农务工人员、面包车驾驶人等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宣传。创新宣传载体,活用“两微一抖”、农村大喇叭等渠道,形成立体化宣传网络。推进“交社”融合,交警大队借鉴社区民警工作经验,让秩序中队民警“加入”企业、户长、运输企业等微信群,定期推送“两公布一提示”、事故短视频、便民指南,打通交通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2025年以来,已开展农村宣传106场次,发放资料2.3万余份,5.8万农村群众从中受益。

微信图片_2025-10-28_112547_228.jpg

从路面管控到源头治理,从机制创新到全民参与,晋宁公安用“实打实”的行动,守护着农村每一条道路的平安畅通。下一步,晋宁公安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交通治理模式,让“平安出行”成为每位农村群众最踏实的安全感!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