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老诈骗呈现出多发、隐蔽性强、手段多样等特点,以养生保健类、情感婚恋类、养老金融类、免费赠品类等方式对老年人实施的诈骗较为突出。为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识骗防骗能力,守护好老年人的养钱,营造“全民反诈、护老防骗”的浓厚氛围。10月23日,石林法院联合老年大学举办了以“法护银龄·安心享老”为主题的法治宣传讲座,老年大学100余名老年人到场聆听。

官海娇法官进行了现场宣讲,宣讲人以辖区典型案例和相关法律规定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养老诈骗的主要类型与作案套路,重点围绕投资理财“黄金梦”变“黄粱梦”;情感诈骗“杀猪盘”专挑独居老人;微信“百万保障”的新骗局等典型案例进行讲解,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真实还原了以“投资理财”进行诈骗,以“免费礼品”“温情关怀”为诱饵进行诈骗的全过程。同时,结合新发的“从受害人变成被告人”的典型案例进行宣讲,如在公安机关告知其银行卡里的资金可能是犯罪资金,仍为了好处费,帮助上线接收资金,取现以后转账给上线提供的银行账户,最后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刑事处罚的案例。
主讲人还着重讲解了涉及电信诈骗的下游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发生的案例,比如: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帮忙搞地下贷款,要求接收资金刷流水的方式,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加大了打击诈骗的力度,开展了“断卡”,“打击整治防范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诈骗犯罪上升势头,但在此也应提醒大家,履行好家庭责任,子女需加强与老人的沟通,帮助老人安装反诈软件,提醒老人谨慎对待陌生信息和高额汇报承诺;老年群体需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不贪小便宜,涉及大额资金时及时与子女或专业人士核实。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