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监所规范化建设进程,充分激发在押人员的自我革新与自我约束意识,全方位提升监所管理效能与水平,石林县公安局看守所积极探索创新,精心提出标杆创建“四步工作法”工作思路。通过科学选树标杆监室、大力推广典型经验,推动监室内务管理实现从“粗放整治”到“精细治理”的华丽转身,为打造安全、整洁、文明的监区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立标:构建科学体系,夯实评选根基
看守所高度重视评选标准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专门召开所务会进行深入研讨,精心制定出“五维”标杆体系。该体系围绕环境卫生、物品管理、行为规范、团队协作、持续保持这五个关键维度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地对监室进行综合考量。与此同时,为确保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让评比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看守所配套《标杆监室评分细则》统一评比标准,对各项评选指标进行细致入微的量化规定,确保评选过程公平透明,让评比有据可循。

树标:培育先锋典范,树立学习标杆
在标杆监室的培育过程中,看守所创新工作方法。经过全面细致的考察与评估,14号监室凭借其扎实的基础、整齐规范的内务卫生以及多次荣获“文明监室”的优异表现脱颖而出,被选定为“种子监室”。为助力该监室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看守所专门选派经验丰富的管教民警全程跟踪指导,从日常管理细节到整体工作规划,给予悉心帮扶。
此外,为充分调动监室参与评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看守所引入“月考评+季复核”的动态评比机制。对于在评比中表现优秀的达标监室,不仅授予“文明监室”的荣誉称号,还对内务管理突出的个人授予“个人内务标兵”称号,通过这种荣誉激励的方式,让评比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其他监室树立可学可做、可追可及的鲜明榜样。
学标:推广成功经验,实现整体提升
为充分发挥标杆监室的示范辐射作用,看守所积极采取以点带面的推广策略。一方面,通过组织现场观摩活动,邀请全所民警及在押人员代表走进标杆监室,实地感受规范化管理的显著成果。另一方面,看守所建立“1个标杆监室+2个后进监室”的帮扶小组机制,充分发挥标杆监室的引领带动作用。针对后进监室存在的具体问题,帮扶小组制定个性化的提升方案,采取“老带新、强带弱”的方式,一对一、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帮扶。通过这种精准帮扶、协同共进的模式,有效提升监室的整体管理水平,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对标:全域复制推广,巩固提升成果
为确保标杆监室的成功经验能够在全所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看守所全面实施“标杆监室经验复制计划”,将标杆监室的特色做法和先进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固化为全所统一的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积极推行“半小时微整理”制度,要求在押人员在每天的早、中、晚各安排15分钟时间,集中精力对监室内务进行整理和规范。同时,为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管教民警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定期对各监室的内务整理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通过这种常态化的检查与监督机制,在全所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让标杆评选的成果真正转化为监所管理水平的实质性提升。
标杆管理,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理念。石林县公安局看守所通过“树标杆”的生动实践,不仅实现了监室内务在“表”面上的整洁有序,更激发了在押人员内心深处的自律意识和自我革新动力,为构建“规范、文明、人性化”的现代监所管理体系提供了鲜活且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样本。下一步,石林县公安局看守所将持续深化这一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标杆效应”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让“标杆效应”成为推动监所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持久引擎。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