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面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手段多变的严峻形势,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大观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宣传为先、防范为要”的理念,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主动作为,聚焦精准滴灌与全域覆盖,着力构建了全方位、广覆盖、深渗透的反诈宣传体系,在全民反诈宣防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精准滴灌,让反诈宣传“入户”更“入心”
为改变反诈宣传“大水漫灌”效果有限的局面,大观派出所将每周一固定为“全民反诈入户日”,这一天,全派出所民辅警会不畏风雨对重点小区开展入户走访的“敲门行动”。

在走访中,民辅警会根据入户的家庭成员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对热衷投资的中青年人群重点讲解虚假网络投资平台陷阱;对经常网购的女性人群,详细拆解冒充客服诈骗的流程;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群,则耐心科普“平台客服关闭扣费”“养老金诈骗”等骗局;对有学生的家庭强化“游戏账号交易”“冒充老师收费”等风险提示。
对于走访不在家的居民,民警会留下一张图文并茂的反诈宣传材料和一张精心设计的“邀请函”,诚挚邀请居民在方便时前往派出所享受一次个性化“反诈辅导”。
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大观派出所已走访居民6000余户,覆盖群众20000余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50万元。辖区重点小区电信诈骗发案率较前期显著下降,群众反诈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
反诈小院,让预警劝阻“有声”更“有情”
在大观派出所,一个原本用于民辅警休息的小院,如今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独具特色的“反诈小院”。这里绿意盎然,环境放松,墙上电视屏幕循环播放着反诈宣传小视频。
每当遇到可能被诈骗的人员,民警便会邀请其到小院坐坐,在这里没有严肃正式的询问,只有朋友般的交谈。民警结合生动的视频内容,在轻松的氛围中剖析骗局,讲解防范要点,这种充满人情味的“面对面”交谈,打破了传统宣传的“高台教化”模式,让反诈知识成为了茶余饭后的闲聊,有效提高了群众识骗、防骗、拒骗的意识和能力。
自“反诈小院”启用以来,派出所已邀请200余人到“反诈小院”接受精准宣防与资金拦截,这个小院不仅是一个宣传阵地,更是连接警民情感的桥梁,许多来访者从这里离开时,都主动成为了反诈知识的义务宣传员。反诈小院的首战告捷启示我们:一方小小的院落,因为倾注了为民服务的真心实意,便能成为凝聚社区共识的精神地标。
线上织网,让反诈提示“精准”更“及时”
除了线下宣传,大观派出所同样重视线上阵地。依托覆盖全辖区的社区、单位、行业场所等网格微信群,大观派出所打造了一条高效的反诈信息“传播链”。

每周综合指挥室都会对近期辖区电信诈骗警情、案件进行复盘,并针对电信诈骗类型、手法、受害人群等特点进行深度研判分析,并据此撰写出一篇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标题醒目的反诈宣传文案,并配以形式活泼的反诈宣传短视频,在辖区网格微信群进行精准推送,确保群众在碎片化时间也能快速获取核心信息。
目前大观所已累计推送30期反诈警示,已覆盖100余个微信群。据回访,已有20余次诈骗行为因群众看到推送而成功识破,这种“线上+精准”的模式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对新型诈骗手法的即时知晓率和辨别能力。
跨界联动,让反诈知识“流动”更“远洋”
大观派出所敏锐的捕捉到辖区内网红地点——篆新农贸市场具有人流量大、辐射面广的特点,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拓展宣传广度,所上主动与市场管理方联动,制作了一批印有醒目反诈标语和安全提示的购物袋。随着群众买菜购物,一个个“反诈宣传袋”便随着群众的脚步,走入了千家万户,也将反诈知识从辖区带向了更广阔的区域,实现了宣传效应的几何增长。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创新务实的举措,大观派出所逐步构建起一个“线上与线下结合、精准与广泛并重、固定与流动互补”的全方位反诈宣传新格局。
下一步,大观派出所将继续深化反诈宣传工作,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全力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切实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