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普法强基
盘龙区司法局松华司法所以法治力量守护和谐稳定

盘龙区司法局松华司法所聚焦群众“钱袋子”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反诈防骗等关键领域,通过系列精准化、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活动,织密法治防护网,以法治力量守护辖区和谐稳定。

2.1.jpg

多形式拆解非法集资陷阱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识别非法集资的能力,松华司法所联动街道、社区形成宣传合力,以“贴近群众、精准滴灌”为原则,构建多层次宣传矩阵。一方面,联合社区常态化开展专题讲座,通过“案例分析+法律解读+互动答疑”模式,向居民拆解非法集资的“高额回报”陷阱,引导大家认清其社会危害性,主动对非法理财说“不”;另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普法志愿者经常入户宣传,手把手教老年人识别“养老关怀”类非法集资骗局,现场解答理财传单、电话营销等疑问,切实护好老人“养老钱”;同时,以干部职工法治教育为抓手,向街道干部职工开展主题宣传,普及非法集资特征与新型手段,鼓励职工主动参与打击经济犯罪。

以案释法讲透消费维权

今年以来,松华司法所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为契机,联合各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大哨社区结合银行卡诈骗、过期食品、网购纠纷等群众身边案例,详细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居民识别消费陷阱、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团结社区发放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宣传折页,全面讲解消费者权利、维权方法及假冒伪劣产品识别技巧,现场为群众解疑释惑,引导大家“遇事找法”;新街社区则围绕网购退货、过期食品赔偿等高频问题以案释法,提升群众“敢维权”“会维权”的能力。一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共发放资料300余份,不仅增强了居民消费维权意识,更营造了“安全、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为提振辖区消费信心、维护市场秩序注入法治动能。

通俗解读电信网络诈骗防范

松华司法所创新普法模式,推动“法律明白人”化身“反诈明白人”,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松华司法所联合新街社区组织“法律明白人”深入社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种类、常用手段与防范技巧,引导居民保管好个人信息,做到“陌生来电不听、不信、不转账”。

普法小贴士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二条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第十三条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