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转龙法庭立足区位特点,打造司法为民“前沿阵地”

转龙法庭地处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北部山区,辖区覆盖多个乡镇,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且是多民族聚居区域。近年来,转龙法庭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符合山区特点、民族特色的司法为民新路径,努力将法庭打造成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深化“巡回审判+”模式,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精准对接地域特点。针对辖区山高路远、村落分散、群众诉讼不便的现实,法庭变“坐堂问案”为“送法上门”,大力推行“车载法庭”“院坝法庭”“田间法庭”等灵活多样的巡回审判形式。根据案件性质、当事人分布及交通状况,科学规划巡回路线和审判点,确保司法服务覆盖偏远村寨。

强化就地解纷功能。巡回审判不仅是开庭审案,更是集“立、调、审、执、宣”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法官在巡回过程中,就地开展法律咨询、诉前调解、证据调查、文书送达、判后答疑、执行督促等工作,力争一次性解决群众诉求,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

注重普法宣传实效。将每一次巡回审判作为生动的法治公开课。选择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土地林权、相邻关系、民间借贷等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审理,邀请当地干部、群众旁听,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提质增效创一流】转龙法庭立足区位特点,打造司法为民“前沿阵地”1.jpg

坚持“双语调解+”机制,架起民族同心“连心桥”

推行双语诉讼服务。法庭充分尊重民族语言习惯,配备通晓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干警和特邀调解员。在立案、调解、庭审、送达等环节,根据需要提供“双语”服务,确保少数民族当事人能够准确理解法律程序、充分表达诉求,消除语言沟通障碍,增强司法亲和力。

善用民族风俗解纷。深入挖掘和借鉴当地善良风俗、村规民约中蕴含的化解矛盾智慧。在调解过程中,邀请熟悉民族习惯的“村里百事通”参与调解,将国家法律法规与民族风俗习惯有机结合,运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方式”进行说理释法,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案结事了人和。

打造特色调解品牌。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建立如“共商议一家亲”“言和调解”“老张调解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调解场所和模式,营造轻松和谐的调解氛围,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民族调解方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1751530382027067194.jpg

构建“基层治理+”网格,筑牢安全防火墙

深化庭所联动。主动加强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基层政法单位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席会议、联合调解、风险预警等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共同研判、协同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指导支持调解组织。加强对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基层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技能,通过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法律强制力,增强调解权威性。推动构建以人民法庭为枢纽、基层调解组织为依托的多元解纷网络。

服务乡村发展大局。密切关注辖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司法需求,妥善审理涉农纠纷、旅游纠纷、环境资源案件等,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针对审判执行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促进源头治理。

1751530430331011980.jpg

下一步,转龙法庭将继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不断巩固和深化现有工作特色,在提升审判质效、优化诉讼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持续用力,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坚实的司法力量。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