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浓厚氛围,第38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晋宁区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入商圈活动,筑牢全民禁毒“防火墙”。

护“未”青春不“毒”行。6月26日,由晋宁区人民检察院、晋宁区法学会联合六街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治办开展的禁毒活动在晋宁区六街镇中心小学拉开帷幕。当天,晋宁区人民检察院“禾旭”未检团队结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定制”普法课,让同学们耳目一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瞬间让现场气氛变得凝重。偶尔吸一次不会上瘾?“聪明药”真的能让自己变聪明?……课堂上,普法志愿者通过“案例+互动”,向同学们详细讲解毒品的种类、“慧眼识毒”的方法以及毒品的危害。针对青少年容易因好奇、交友不慎、寻求刺激等原因误入歧途的风险点,普法志愿者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回答,现场气氛热烈。

把“防毒课”开到商场门口。在人流密集的晋宁区吾悦广场,针对广场周边商户集中、人流量大的特点,普法志愿者围绕禁毒、寄递安全、生产安全、反诈等开展“点对点”普法宣传。通过设置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市民普及毒品原植物识别知识及非法种植、买卖、运输、持有毒品原植物的法律后果。

为提升法治宣传的精准度,普法志愿者还提前走访商户,了解法律需求,确保宣传“对症下药”。通过“零距离”的沟通与精准化普法,有效打通了法治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普法很实在,不仅学到了禁毒知识,还了解了反诈知识。”“法治味”和“烟火气”有机融合的普法宣传,让过往群众受益匪浅。
近年来,晋宁区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不断强化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菁菁校园到喧嚣集市,从“节点化”普法到针对不同群体“点单式”定制,不断延伸普法“半径”、提升法治宣传质效。下一步,晋宁区将持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延伸普法工作的覆盖范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普法故事。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