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官渡法院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多元解纷工作,在昆明市核心商圈中打造一个集多元解纷、法治宣传、基层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圈微法庭”。2024年6月,官渡区人民法院“商圈微法庭”在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期党群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官渡法院辖区内的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是西南最大的现代化一站式国际商贸综合体,商圈内聚集大量服装、鞋品、家居用品、中药材等商业业态。商事主体众多,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化,同时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较多,每年涉买卖合同案件多达千余件。
为切实提高涉商圈纠纷多元化解效能,“零距离”服务保障新螺蛳湾商圈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官渡法院设立“商圈微法庭”,以为商户、消费者化解买卖合同纠纷为切入点,实现涉商矛盾纠纷类别化、专业化高效化解,同时推动商圈内各类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前端处置,为商圈商户和群众提供集在线诉讼、调解指导、普法宣传、纠纷联处等于一体的“家门口”式司法服务。
“商圈微法庭”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委派律师调解服务中心驻点开展多元解纷工作,推行线上线下“双轨制”运行,点对点诉调对接。
精准衔接,一站解纷。官渡法院官渡法庭设立一名庭务主任负责“商圈微法庭”日常运行,与“商圈微法庭”调解员进行具体对接,负责指导调解、司法确认、诉讼服务、法治宣传、协调联络等工作,并定期组织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就矛盾纠纷的调处要点和调解技巧进行培训指导。将前端过滤、同步确认、末端速裁等流程精准衔接,构建“先行调解、诉调对接、分流提速”的一站式解纷机制。
资源下沉,快速解纷。街道社区网格员、驻点调解员、法官之间建立工作联络网,商户或消费者可通过“商圈微法庭”进行法治“点单”,网格员、调解员实现全领域“接单”,实时化解纠纷。网格员、调解员未能有效化解的纠纷,可反馈给法官寻求帮助。若仍未能解决,法官可协同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对纠纷进行“联合调解”,扩大解纷“朋友圈”,提升多元解纷效力。通过“网格员+调解员+法官+联调联动”的四级服务模式,确保矛盾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精准施策,防范风险。结合法院案件受理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梳理,定期整理归纳及公布典型案例,提示类案法律风险,预防矛盾纠纷形成或扩大。选取买卖、消费、知识产权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引导商户、企业和消费者学习法律知识,将商圈内的矛盾防于未然、止于未诉。通过实地走访、开展讲座、宣讲典型案例等方式向商户进行法治宣传,“一对一”了解商户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司法需求,提出针对性、专业性意见,助力商户有效预防风险。
数字赋能,便民惠企。“商圈微法庭”可进行远程视频庭审,配备有智能语音识别设备,庭审录音录像全覆盖,实现庭审过程全流程无纸化智能应用,让商户、消费者便捷、规范地参加在线调解、庭审,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