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普法强基
盘龙法院开展“法护家园·绿意同行”普法活动

为深入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近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联合昆明植物园,创新开展“法护家园·绿意同行”普法活动,以“家庭”为普法单元,通过“答题闯关+情景互动+生态教育”的融合模式,深化民法典普及,筑牢反诈防线,构建法治生态观,将法律知识融入自然场景,实现“一家庭一课堂”的精准普法目标。

640 - 2025-05-29T173919.427.jpg

民法典课堂

自然中的法律解码

干警以植物园特色展区为普法载体,设计“寻宝地图+法律问答”双线索任务,在展台巧妙设置法律谜题,结合植物特性对民法典进行解读。

“就像桫椤的孢子会随风飘散,高空坠物可能伤及无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干警们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为“活教材”,借助其独特的孢子囊群结构,形象阐释高空抛物责任规则,“以植释法”的讲解方式,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可观可感。

640 - 2025-05-29T173909.918.jpg

干警们在现场设置“移动法律诊所”,解答婚姻家庭、继承公证、宠物侵权等法律问题,并以典型案例加法官专业讲解,为咨询者提供个性化“法律处方”。活动当天,累计接待咨询400人次。

反诈防护林

构筑家庭反诈防线

干警们在园区不同地方悬挂创意标语,通过“植物警示语”和情景体验增强互动性,让游客在游览中自然接受防诈提示。

活动现场还设置“家庭防诈能力测试”,通过模拟“养生骗局”“奖学金诈骗”等常见套路,提升群众识骗能力。多个家庭在参与后表示,这种将学习巧妙融入娱乐的宣传方式令人印象深刻,防诈知识更易入脑入心。

法治生态圈

播撒法治文明的种子

干警们将普法活动融入生态法治教育,组织进行角色扮演,生动还原一起野生兰花盗挖案的“庭审现场”,“情景式”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家长与孩子的法治意识。

“叶子虽小,蕴含的专利价值却是巨大的。”在干警们的讲解下,大家通过观察珙桐叶片结构,理解植物基因专利保护法律意义,以寓教于乐的普法形式,让参与者深刻认识到保护濒危植物的法律责任。

“年轮刻满沧桑史,诈骗套路日日新”“兰花幽谷自芬芳,陌生链接莫点击”……在“最佳生态警示语”评选区,由各个家庭自创的反诈标语既体现植物特色又蕴含法律知识,这种“体验+创作”的趣味设计,有效实现了普法教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孩子现在看到珍稀植物都会提醒我们注意保护,这种法治意识的培养比单纯说教更有意义。”

下一步,盘龙法院将持续完善“法治生态圈”建设,让民法典精神如光合作用滋养民生,使反诈意识似根系网络守护万家,谱写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的绿色篇章。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