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是检验司法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自开展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以来,撒营盘法庭聚焦司法服务“后半篇文章”,以案件回访为抓手,通过主动倾听、及时反馈、精准改进,推动司法服务更有温度、更具实效,让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回访全覆盖,民意直通车
撒营盘法庭坚持“群众评价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回访体系。线上推出“一案一链接”短信问卷,自动识别高频诉求,实时追踪整改进展;线下通过巡回审判、入户送达等契机开展“方言答疑+现场亮码”,解决老年人、偏远山区群众的“数字鸿沟”问题。

同时,法庭在诉讼服务大厅显著位置放置评价二维码,引导当事人扫码反馈,并依托微信公众号、巡回普法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确保民意表达“零距离”。
服务再优化,细节见初心
针对群众反映的诉讼流程不够清晰的问题,法庭制作了更加详细、通俗易懂的诉讼指南,不仅在法庭立案大厅摆放,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进行发布,方便群众随时查阅。同时,安排专门的法庭干警负责在立案阶段为当事人讲解诉讼流程,解答疑问,确保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不迷茫。

群众心声,司法晴雨表
“法官上门调解,还耐心教我们扫码评价,心里踏实多了!”张某夫妇因家庭矛盾诉至法庭,撒营盘法官干警携卷宗下乡、就地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引导双方扫码评价。群众的心声是司法工作的“晴雨表”,撒营盘法庭高度重视群众在回访中表达的意见,致力于提升群众满意度,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长效机制,护航公平正义
撒营盘法庭将回访整改与长效治理结合,建立分级督办机制,通过通报整改、专项培训倒逼作风提升;进一步完善案件回访制度,明确回访的时间节点、方式方法、责任人员等,将回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建立意见反馈处理机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确保群众的诉求得到有效回应和解决。

司法为民,步履不停。撒营盘法庭以“回头看”促“向前行”,用案件回访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从“线上+线下”的立体回访到“方言答疑”“入户亮码”的暖心举措,从精准整改到长效治理,每一步都凝聚着法治力量,传递着司法温度。未来,法庭将继续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在倾听中改进,在监督中提升,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多法治动能。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