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党建品牌强引领——宜良政法奏响 “枫桥” 和谐乐章

2024年以来,宜良县委政法委牵头打造“政法先锋·护航平安”党建品牌,创成“春城先锋”示范党总支,领导全县各政法单位能动履职践行司法为民,并加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统筹指导基层政法力量加强基层治理,以“党旗红”推进政法工作更新、更实、更有成效。

1742454286901065137.jpg

宜良县人民法院倾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减轻群众诉累,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宜良县人民检察院着力打造“宜禾未检”品牌,以“检察蓝”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宜良县公安局走出“枫桥警队”新路子,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质效提升;宜良县司法局以“1+4+N”工作机制为抓手,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衔接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显著……宜良县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做法,积极创新治理模式,绘就了治理有效、社会安宁、群众安居、乡村和美的基层社会治理画卷。

“枫桥经验”本土化 全面加强基层治理

宜良县委政法委不断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大政法、大平安”格局,统筹全县政法单位推动“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依法能动履职、践行司法为民等方面持续发力。

宜良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创新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突破传统司法服务瓶颈,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其中,古城法庭以园区诉讼服务站为基点,对园区企业进行走访,全面深入掌握各类纠纷隐患,切实把准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服务30余次,涉企案件诉前调解成功81件,进行司法确认69件。同时,以巡回审判方式延伸基层法治触角,将庭审现场搬至群众“家门口”,实现“审判一件、化解一批、教育一方、治理一域”的效果;狗街法庭结合辖区多发矛盾纠纷,联合乡镇党委政府及村社组织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充分运用“诉前调解+自动履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截至目前,诉前调解成功并进行司法确认69件,诉中调撤125件,“因案施策”绘就司法为民温暖底色。

宜良县人民检察院倾情守护未成年人成长,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未检工作品牌,建成面向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基地和未检工作室,并延伸打造“宜禾未检”工作品牌,协同宜良县妇联在8个乡镇(街道)成立“宜禾家庭教育指导站”分站。一方面,通过法治宣传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综合司法保护,组织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58场次;另一方面,将释法说理贯穿办案全过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对28个家庭开展“家庭法治医生”问诊活动,实现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评估全覆盖。

宜良县公安局持续强化巡逻防控、隐患排查和法治宣传工作,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以耿家营派出所为例,在创建“枫桥式派出所”中,通过“智慧派出所”系统整合资源、派送任务,全面开展安全防范、纠纷调处等工作,基层警务与社会治理实现深度融合发展。联动辖区“如燕工作室”化解矛盾纠纷38起,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确保辖区社会安全稳定。

1742454340203060550.jpg

宜良县司法局以“1+4+N”工作机制为抓手,组织全县各级调委会933名人民调解员开展专题培训8次,印制《宜良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常态化工作操作指导手册》,分发至18家重点行政单位和131个调委会。发挥“工具书效应”,指导调解员正确适用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统筹指导基层政法力量,促进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抓矛盾纠纷、信访维稳、应急处置等工作,激发党员干部在矛盾纠纷调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和先锋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匡远街道办通过不断深化县城蓬莱大道党建示范带品牌建设,将愿景城市广场党建示范商圈、滇米社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特色亮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带,推动各领域、社区党组织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1742454396463058338.jpg

定分止争“增质效” 提升群众满意度

宜良县不断夯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回访工作,全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宜良县已连续5年在全县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走访”专项行动,对各类矛盾纠纷开展全面起底,做到风险隐患排查彻底,化解及时,稳控到位。

在矛盾纠纷排查环节,各基层单位力求细致入微、不留死角。

每周三,是耿家营派出所民警走访群众日。在这一天,民警、辅警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到辖区开展走访工作,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细致摸排。在一次走访排查工作中,民警得知高速公路修建项目施工中出现地基下沉,导致村民罗奶奶的土木结构房屋严重倾斜,墙体开裂,存在风险隐患。民警到工程项目部、保功村“两委”等几番走访协调,及时启动村级联调机制,由村调解委员会成员组织当事人共商,经过8次协调,最终双方意愿达成一致,罗奶奶搬进了由项目部出资修盖的砖房里。

在问题化解环节,宜良县力求事事有回应,通过全方位、多样化举措,形成“接诉即办”闭环机制。通过实行县级领导“四个一”工作法,建立“123”重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推动一大批突出矛盾纠纷化解。同时,每周梳理“12345”热线、“县社会治理联动指挥调度中心”等平台高频共性问题,对职责不清诉求“首接负责办”,跨部门诉求“吹哨报到办”,跨层级跨区域诉求“提级统筹办”,重点问题“督查跟进办”,回访未结事项“二次专项办”。

在化解矛盾纠纷后,宜良县还注重回访工作,确保问题不反弹,群众真满意。结合执法司法案件(事项)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助推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主动融入辖区党委、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格局之中,念好“访、听、帮、讲”四字诀,为诉讼“瘦身”,为群众“减负”,进一步巩固矛盾纠纷化解成果。

1742454478171063129.jpg

宜良县因地制宜,以党建引领探索“枫桥经验”本土化的“宜”方“良”法,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密织基层善治网,全县纠纷调处率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目前,全县社会大局平稳可控,社会治安防控成效明显,切实为群众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社会环境,也为宜良县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