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是人民法院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盘龙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探索创新法润“未”来法律宣讲项目,精心构筑家长课堂、学校课堂、学生课堂三维阵地,共同教育保护未成年人新格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家长课堂:筑牢家庭法治根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法治素养至关重要。盘龙法院“家长课堂”将法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为家庭教育点亮法治之光。
开设家长夜校。法官以“家长夜校”直播间或面对面的形式,为学生家长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列举数据、分析家庭教育原因、分析家庭教育对策,并以司法实践中的常见情形,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同时,围绕家长关心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盘龙法院法官结合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关键法条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帮助家长了解网络犯罪应该如何防范,共同引导孩子树立文明上网观念,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
缓解亲子关系。针对婚姻家庭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权益保护问题,盘龙法院引入心理疏导与法律解读“双轨制”,在审理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时,依法点明抚养权考量因素,详细阐述条件占比,帮助双方梳理矛盾点和形成原因,减少双方对抗情绪。在厘清事实、缓和双方情绪后,遵循“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引导双方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共同保障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

与街道、妇联、公安、社区等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对婚姻矛盾的家庭进行入户走访,了解家庭实际情况,对父母讲解相关法律规定,让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意义、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课堂:织密校园法治防护网
校园是未成年人的“成长乐园”,盘龙法院“学校课堂”让法治成为守护校园安宁、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坚强护盾”。
“法治副校长”彰显威力。选任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创新法治教育内容,围绕学校师生法治需求,打造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特点规律的普法模式。同时,联合属地各单位、各学校召开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助推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以府院之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模拟法庭是法治“播种机”。以校园常见矛盾为蓝本,编写剧本30余个,涵盖侵权、破坏公物等方面。在“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中,通过学生沉浸式参演+师生观摩,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让法治教育更加深入学生心灵。

学生课堂:点亮未成年人希望灯塔
盘龙法院“学生课堂”为未成年人,尤其是困境儿童,送去法治温暖与力量。
“护苗成长营”聚焦特殊群体。针对服刑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面临的生活、学业、心理等困境,通过帮办转学、申请助学金,联系志愿者定期辅导,每月进行心理疏导等,为困境儿童织密保护网。同时,前往特殊学校开展法治宣讲,帮助特殊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法律观念。

“法治共享课”助学生提升法治素养。借助线上平台,推出法治教育课程,涵盖防溺水、防校园霸凌、远离违法犯罪、民法典等内容,同时,结合学校的教学需求,联合开展案例分析课堂,有效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筑牢青少年成长道路“安全墙”。

法润“未”来法律宣讲项目自2023年1月启动至今,以其独特的方式和务实的行动,在盘龙区广大中小学师生及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截至目前,盘龙法院已累计开展70余场活动,共13000余人受益。下一步,盘龙法院将继续在“三个课堂”维度深耕细作,用法律智慧、人文关怀,编织严密保护网,护佑未成年人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