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树牢“校园安全无小事”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在先”原则,聚合多方力量,从家庭、学校、社会、重点区域等方面系统施治,常态化抓实校园周边、警校联动、普法宣传等各项工作,全面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多维举措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强化行业清源 开展每月一次集中整治行动
按照省、市相关要求,西山区深入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有效预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突出问题。每月由西山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成立5个联合清查整治小组,共50余名工作人员,紧盯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发易发的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领域,特别是将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涉案场所作为必查、必检、必看重点,持续开展校园内外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强化行业场所源头监管力度。

今年以来,西山区各联合清查整治小组,共检查宾馆酒店、私人影院、网吧游戏厅、KTV酒吧、歌舞娱乐场所、文身店等120余家,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80余所,现场发现未粘贴《关于依法惩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及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通告》、未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识、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经营行为、不规范登记未成年人入住信息及违反《两个清单》内容等问题67个,立行立改7个,督促交办职能部门问题整改60个。
播洒法治种子 开启一段法治之旅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西山区政法系统依法能动履职,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方式,聚焦未成年人法治需求,为未成年人打造身临其境的法治课堂,让普法宣传“零距离”。
西山区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联合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少年》栏目,组织百余名研学小记者走进法院,通过法院开放日、主题讲座、互动提问等形式,全天候开启“沉浸式”法治之旅。
西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检教同行,共护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模拟法庭”进学校系列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和模拟演绎,在同学们心中播种下法律的种子,让法治教育在春日滋养下,结出累累硕果。
西山区司法局立足法治保障职能,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采用“精准+普法”方式,开展“利剑护蕾”法治宣传活动,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西山区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重点内容,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列入区级党政机关普法责任清单。

筑牢平安校园 订制一份“平安大礼包”
西山区教育体育局联合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核心,把校园安全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第一警务”,扎实推进校园安全各项工作,在开学季,纷纷为校园送上“平安大礼包”。
在校园外,通过多警种联动,严格落实“警校家”“护学岗”校园高峰勤务,全力维护校园周边秩序;
在校园内,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组建“校园安全专项检查组”针对消防安全、安防避灾、食品安全开展拉网式检查排查,消除风险隐患漏洞,督促建立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派驻警务实战教官开展反恐防爆应急演练和实操实训,切实提升安保力量先期处置能力;
在课堂上,“社区警校专员”纷纷走入校园,通过“案例+互动”形式,为广大师生带去防欺凌、防诈骗、禁毒知识“第一课”,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

厚植遵纪守法土壤 举办一场“法律生日”活动
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抓实源头预防,巩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保护未成年人责任,西山区委政法委、区妇联、区检察院、区教育体育局等部门联合创新建立实施未成年人“法律生日”制度,探索实践“1241”工作模式,融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检校”共建、“2 + 3(1)+ N”机制,以学校、家庭和家长为载体,分阶段、多方式,围绕8、12、14、16、18周岁这五个年龄段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作 5 个法律生日 VCR 视频,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暨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举行一次宣誓仪式、颁发一本“法律生日”纪念证书、赠送孩子一本法律相关书籍、开展一场法律知识讲座的“法律生日”祝福课堂,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并支持孩子的法治教育。截至目前,“法律生日”制度启动以来,已在5家试点街道和学校开展活动,参与学生12500余名。2024年以来,西山区未成年人被侵害人数同比下降4.76%。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