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全民反诈
金融反诈同行 法治护航生活——盘龙区田园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联合银行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为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近日,盘龙区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联合中国银行昆明市白龙支行、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金马支行开展以“筑牢反诈防线 守护金融安全”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活动深化社银联动,聚焦“一老一小”,将反诈知识和金融知识融入居民生活场景,守护辖区群众的“钱袋子”。

解析典型案例揭露诈骗套路

在新迎干休所的活动现场,银行工作人员结合“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等高发诈骗类型案例,深入剖析诈骗分子作案手法与话术陷阱。田园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成员从法律角度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告诉居民遭遇诈骗后的证据保全与维权途径,帮助居民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1-1.jpg

“乐趣互动+模拟演练”提升反诈免疫力

沉浸式体验学习金融知识。社区活动室内举办了一场儿童友好银行进社区活动,现场设置“小小银行家”体验区,孩子们参与模拟银行业务操作、学习金融礼仪、辨识真假货币。工作人员结合案例讲解诈骗的常见手段,引导孩子们树立防诈意识,鼓励他们成为家庭反诈“小小宣传员”。

2-1.png

趣味互动普及反诈技巧。田园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结合“网格邻里”活动经验,在新迎干休所活动现场设置反诈主题猜谜、有奖问答等趣味游戏。谜面巧妙结合常见骗局、骗术,让居民在游戏中逐渐掌握反诈技巧。参与活动的张女士说:“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才真的感受到骗术的隐蔽。猜灯谜学知识的方式既有趣又实用。”

3.png

精准宣教守护重点人群。针对老年人群体,社区法律服务工作者与银行工作人员联合讲解“虚假保健品销售”“养老保险代办”等养老诈骗套路,提醒老年人“不贪小利、及时报警”,并帮助老年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4-1.png

情景模拟增强反诈意识。银行工作人员通过模拟“可疑来电”“诱导转账”等场景,邀请居民参与识别诈骗话术,现场演示如何通过银行App紧急止付功能阻断资金流失。现场还设置法律咨询台,专业律师为前来咨询的居民们答疑解惑。

5-1.png

社银共建长效机制织密安全防护网

此次合作是“法律+金融”跨界联动的创新实践,活动共200余人参与,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东华司法所、田园路社区将在今年工作中积极联合银行建立反诈宣传常态化机制,定期举办“反诈微课堂”、开通老年人绿色咨询通道,发挥田园路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品牌效应,进一步探索完善多元化普法工作机制,为社区法治建设工作注入新动能。

【普法小贴士】不做电诈“工具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下列设备、软件:

(一)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

(二)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三)批量账号、网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验证、语音验证的平台;

(四)其他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及时识别、阻断前款规定的非法设备、软件接入网络,并向公安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租、出售、出借“两卡”(手机卡、银行卡)。警惕以“线下引流”“扫码送礼”“支持创业”“帮助取现赚佣金”等为噱头的兼职信息。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