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积极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辖区构建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搭建高水平“联动平台”,非诉挺前化解纠纷
一是以“法院+工商联”促进商事纠纷高效能办理。自人民法院驻省工商联诉调服务中心、云南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以下简称“两个中心”)成立以来,联合省市区三级工商联,合力高效化解商事纠纷,打造“调解员现场调解+法官在线参与”的联合调解模式。
二是以“法院+中小企业协会”实现涉企纠纷高质效化解。自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入驻西山法院以来,依托“总对总”在线行业协会多元解纷机制,使涉及中小企业的案件得到快速处理,最大程度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创新运用“赋强公证”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力量督促履行,提升合同执行率。
三是以“法院+金融机构”护航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与各大银行积极对接,创新推出“预查废”“预执废”机制,立案前进行精准筛查,减少对同一债务人进行不必要的重复立案,避免程序空转,化解不良债权。依托“金融审判法官办公室”,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模式,进一步提升金融类纠纷化解成效。

擦亮高品质“诉服品牌”,提供优质诉讼服务
一是畅通立体化诉讼渠道。开辟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优先立案。加强在线诉讼运用,通过“诉讼服务自助智慧终端”“24小时自助法院”等系统,提供网上、跨域及自助立案服务。在“两个中心”配备在线自助立案机器,设置自助缴费终端、案件连通平台,案件调解失败后可一键转立案,立案审查、缴费登记均可在“两个中心”完成。
二是提供菜单式保全服务。整合27家保险公司的保险资源供涉诉企业选择,现场询问、现场办理,有效缩短保全案件办理周期,为涉诉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诉讼保全服务。通过诉前财产保全,倒逼怠于履行诉讼义务的当事人自觉配合法院工作,大大缩短后续诉讼周期,提升商事案件审理效率。
三是开设集约化调查令专窗。在诉讼服务大厅新设“律师调查令专窗”,集中受理立案、审判阶段的律师调查令申请,实现从分散办理向集约高效的提档升级。助力中小企业、股东等市场主体在立案、诉前调解阶段准确把握案件事实,精准选择诉讼方向,减轻市场主体诉累,切实解决“取证难”这一问题。

聚焦高标准“审判质效”,妥善审理商事案件
一是深化繁简分流,高效审理涉企纠纷。充分发挥“速裁快审、繁案精审”的制度优势和效能,优化构建“两次分流三级过滤”的工作机制,即“立案速裁团队一次分流+后台精审团队二次分流”,“起诉前、立案前、审理前”三级过滤,推动非诉纠纷解决与审判顺畅衔接。强化商事案件办理专业性,选派经验丰富的法官专门审理公司、股权类商事纠纷;组建破产案件审理小组,提升审理商事纠纷案件的专业性和裁判统一性。
二是抓好审判管理,有效压缩审理期限。强化诉讼全流程管理,压缩立案审查、和解调解、委托司法鉴定等环节的办理时间和周转时间,切实提升涉企案件办理效率。加强案件审限日常监督管理,持续进行超审限通报、临近审限预警,严格执行审限管理相关规定,落实院领导、庭长、员额法官层级审限管理职责。
三是聚力破产审判,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加强破产审判信息化建设,通过线上表决、线上投票等信息化手段,便利债权人参会,降低成本。依托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件的“府院联动”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破产案件“府院联动”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破产案件。推行预重整制度,建立庭外重组和庭内重整的衔接机制,有效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救治。

出台高效能“执行举措”,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一是清退失信主体助企“减负”。精准适用失信惩戒措施,定期清理屏蔽企业主体失信记录,为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提供司法保障。对无不良诚信记录、有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审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分期履行、执行和解、设立宽限期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企业司法获得感;对已经履行完毕的民营企业,及时删除失信记录,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二是活用保全置换为企“松绑”。坚持涉营商环境纠纷一案一策,善用活用保全财产置换措施,打破执行中的零和博弈困局。在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保全置换、冻结资金归集、预售资金解冻等方式为企“松绑”,减少对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三是优化案款发放为企“降本”。探索创新执行案款发放机制,将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领款信息的环节,从案款发放阶段前移到执行立案阶段。立案时,由申请执行人填写《执行款领款确认书》,提供准确的收款账户信息、联系方式并随卷移送。执行案款到账后,根据《执行款领款确认书》将案款直接汇入预留账户,缩减发放时耗,及时兑现企业的胜诉权益。

案件无小事,事事连民心。高效及时、公平公正处理每一个案件既是每一个企业的愿望,也是法院落实为大局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实体现。下一步,西山法院将进一步扛实责任、展现担当,加强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建设,助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