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福德派出所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各类市场、小区和网红“双桥夜市”等,治安要素复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在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福德派出所抓住契机、趁势而为、迎难而上,全方位促进派出所整体性重塑、系统性变革,助推官渡公安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迈出坚实步伐、走出跨越一步。

2024年,福德派出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3.6%,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8.1%,双桥村片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6.7%,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1.3%,多地公安机关前来福德派出所实地观摩学习相关先进经验做法。
对标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内核要求,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始终把“降警情、控发案”作为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通过主动预防发案于未然,促进警情和案件下降。
围绕“预防警务”,根据辖区治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五支力量(“应急安保队伍力量、护村队伍力量、“红袖标”队伍力量、巡特警队伍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参与治安防控、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等工作。
围绕“大数据警务”,以“主干+分支+毛细血管”模式全力推进建设。通过机制调整和精细,做到了“人员管理有预警、阵地建设有抓手、精准防控有依托、案件侦办有支撑、勤务督导有依据”的“五有”良好工作局面。

高效整合“五支力量”,开展治安乱点综合整治
整合应急安保队伍力量,织密重点区域“防护网”。不断加强对市场管理方应急安保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成立由双桥村市场管理方组成的应急小分队,并于每日晚间至次日凌晨,在双桥村风情夜市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有效预防减少案事件发生。
整合护村队伍力量,守好校园村舍“安全岗”。组织专人对护村队队员进行集中培训,组织护村队员到双桥村重点路段开展巡逻,并在中小学上下学时段,协助民警做好护校安园工作。
整合“红袖标”队伍力量,商铺摊主争当“管理员”。积极发动辖区商铺、摊位负责人加入“红袖标”治安志愿者的行列,全力争当平安建设的“守望者”、走街入户的“宣传手”、维护治安的“巡逻队”、社区民意的“采集箱”,让“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在辖区“全线飘红”。
整合巡特警队伍力量,建强巡逻防控“流动哨”。完善巡特警联动机制,加强巡特警对辖区广场、市场、商圈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的巡逻力度,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积极构建辖区社会面巡防网。
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联共建”的原则,积极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整合辖区各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推动形成矛盾联调、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新格局。

做实“两项举措”,着力防范化解矛盾纠纷、风险隐患
做深做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派出所所长为普法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和挂钩社区分块分片开展普法工作;全所民辅警在各项日常性工作中,结合具体实际开展对应普法宣传讲解工作;用好辖区党员“双报到”、社区小组长、党员楼栋长、红袖标志愿者等力量,最大限度充实普法力量,强化以网格形式推进普法工作。
用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3+N”工作机制。动员各方力量、集中资源,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实现人民调解和法治宣传“1+1>2”的效果。
优化完善“三项机制”,提升工作质效
建立治安“三包”责任工作机制。每个主体单位明确一名治安责任人,形成楼栋长、片长治安管理责任人全覆盖,配合派出所全力构建网格化管理。
建立完善“日清日结”机制。将接出警、执法办案、治安基础工作、为民服务等日常工作全部纳入“日清日结”工作中,,每日早交班实行“双交班”制,进行全面调度、全过程推进,同时建立“一事一跟踪”制度,推动各项工作挂单销号。
建立完善“快查快处”机制。充分利用勤务综合指挥室的指挥调度协调功能,接警后,第一时间指挥综合指挥室、办案民警、现场勘查等同步进行工作,对各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实施高压严打,全力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下一步,福德派出所将全力以赴深耕公安事业,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以“人民至上”为行动指南,坚持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为辖区群众创造更加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