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安宁公安聚焦“六个着力点” 努力推进评价回访工作见质见效

近年来,安宁市公安局坚持民意引领、先行先试,实体化建成全省首家“民意警务中心”,至今累计回访群众64万余人次。自今年1月以来,市委政法委部署执法司法案件评价回访工作后,安宁公安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依托民意警务中心,搭建评价回访工作专班,在全市率先实体化、平台化、信息化建立评价回访中心,将此项工作作为延伸民意警务、接受群众监督、汇集社会意见、发现警务短板、转变作风效能、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努力推动评价回访工作走深做实。

640.jpg

疏堵点,主动“找问题”。推行“全量扫码、现场评价”,狠抓扫码评价率。在接处警、案件办理、车驾管等执法办案和窗口服务中,提前植入法治思维,倒逼民警规范处警、公正办案、热情服务。评价回访中心根据民警姓名、警号生成专属二维码,民警在执法活动和窗口服务结束时主动亮码,使用规范语言邀请群众微信扫码评价,第一时间采集群众意见建议,实现全量回访。科学制定《安宁市公安局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方案》,确保评价率的同时,保证评价内容真实有效。

盯重点,责任“压上肩”。落实“领导亲访、领导亲办”,确保领导回访率100%。采取通过“交办督办”紧盯不满意事项,查找原因、精准施策、限期整改。评价回访系统将不满意事项向责任部门主要领导进行“点对点”交办,累计下发任务;部门主要领导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现场接访等直面群众的方式倾听群众诉求,找准不满意症结,提出针对性措施,亲自盯办、整改落实,并于3个工作日内亲自反馈整改情况,对工作不落实、问题未整改、成效不明显的由分管局领导通报督办,累计下发督办单13份,确保每个问题有专人办、有领导盯、有部门抓。

640 (2).jpg

 找盲点,推动“查纠改”。坚持“每日盯办、专题研判”,旨在降低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率。及时发现警务盲区,纠治队伍隐患,督促问题整改,做好评价回访“后半篇文章”。经局党委研究制定《评价回访工作三查机制》,对每日民辅警扫码数据的真实性、不满意事项的整改情况进行常态化抽查倒查。值班局领导结合视频调度对不满意事项进行“日交办、日调度、日通报”,及时掌握处理进展,整治个性问题,督促事项办结。局党委每月组织评价回访专题研判会,结合“周专报、月综述”,分析研究共性问题7个、区域性问题3个、系统性问题6个,形成《评价回访监测报告》11份,《队伍风险隐患报告》11份,找准公安工作与群众切身感受之间的差距,找准队伍问题影响警务活动的深层次原因,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确保困难问题整改到位。如,评价回访中发现群众反映无法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法制大队及时分析问题,以小见大查找共性问题,建议在评价回访小程序中开通群众案件进度告知的功能,群众只要扫过评价回访小程序案件办理评价码,在后续过程中再次登录即可看见负责其案件的民警联系方式,及时了解到案件目前进行到的程序阶段,并组织业务警种研究出台《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杜绝了接处警、受立案、案件回告等重点执法环节推诿扯皮的顽疾。

640 (3).jpg

 立支点,考评“促落实”。突出“以考压责、以考促效”,提升评价回访规范化水平,引导全警树立“找问题”的意识,扭转“要满意”的误区。制定《评价回访三必查工作机制》,“清单化”厘清任务目标,“图表化”明晰工作流程,“手册化”明确措施方法,“模板化”规范标准要求,以精细化指引提升评价回访工作质效。同时,坚决按照市委政法委以“评价回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导向,及时修订《安宁市公安局评价回访工作考评办法(试行)》,提出“满意率”和“点赞数”考核指标,将“当事人评价率、不满意事项领导回访率、不满意事项整改率、整改反馈率”纳入科级领导干部、民警日常行为记分考核管理,树立“以访补短、以评促改、以改增效”的鲜明“风向标”。

  补缺点,问责“转作风”。注重“末端监督、明确导向”,在严肃执纪和严管厚爱上统筹用力,确保小错及时纠偏、大错严肃问责、无错澄清正名。对整改反馈后仍然不满意的事项,采取“党委成员、执纪监督、纪律教育”“三个沉到底”措施进行靶向督查。建立“内控工作体系”和“一体化督察办法”进行延伸督查,全面提升发现共性隐患的能力。对查实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主观行为的,视情批评教育或追责问责;对查清属于群众误会或非警务类事项的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最大谅解;对查证属于群众不知法、不懂法等客观因素的,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后作程序性办结;对查明属于歪曲事实、恶意诬告等故意行为的,督察部门启动澄清正名程序,消除负面影响,激励民警重拾干事创业信心。

640 (1).jpg

  破难点,实现 “长久治”。践行“主动改革、建章立制”,推动不满意事项整改由治标治表向长效常治迈进。通过分析不满意事项总结高频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制定《安宁市公安局高频共性问题整治清单》2份,整改高频共性问题7个。针对接处警时效低等问题,做优“双快”警务机制,优化10个快反处置圈和87个快速封控点,警情响应速度同比提升17%,现场处结率同比上升30%。针对执法办案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出台多项措施,警情到达率、规范处置率及法言法语使用率大幅提升,执法办案问题同比下降33%。针对政务低效等问题,出台《优商护企10条措施》,设立警企“接待日”,“一站式”服务办结企业事项;率先在全省县区推行危化运输车辆注册登记“预约办”机制,线上开通“货车通行证办理”业务,切实解决群众“烦心事”。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