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派出所辖区是昆明最繁华地带,1.12平方公里拥有1300余家沿街商户、10个大型商场和1900余家商业网点,日均人流量在10至20万人,经济体量、人口规模与基层治理能力、公共服务体系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近年来,护国派出所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闹市警务工作,引入“党建引领、政商促动、警民联治”理念,升级“春城红袖标”治安志愿者,组建8支“护小侠”义警队,协助开展面上巡逻、邻里守望、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
自“护小侠”成立以来,队伍壮大到1600人,累计巡逻里程160万余公里,参与护校护医护企、大型活动安保2千余场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00余处,成为平安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合理布“侠”参与面上巡控,“巡、调、情”一体发力助“平安不出事”
实行“护小侠”与派出所警力混编,做到常态联巡。科学部署点位、合理规划巡线、细化“警侠”编成,每组3至5名“警侠”白天开展常态联巡,夜间开展联守,联巡工作以来,2024年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分别降幅达45%、29%,可防性案件降幅52%。
实行“护小侠”布点上派出所智慧建设平台,做到实时可调。将“护小侠”纳入数字化管理,运用数字化手段就近指调“护小侠”,协同处置警情,通过“一呼群应”实现“出警快一秒、风险少一分”,“护小侠”参与警情处置率在90%以上。
实行“护小侠”网格化管理,做到情报信息共享。依托对讲终端、微信群等多个工作平台,方便“护小侠”上报即时情况、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线索等综合信息;一点发布、实时共享,紧急调度警力,快研快出“线索产品”指导支撑前端妥善处置,“护小侠”共上报信息800余条,提供有效线索11条,协助破案7起。

科学调“侠”参与邻里守望,“点、线、面”协同作战助“风险可防控”
紧盯“南屏步行街”核心点掌控。构建“3+4+N”工作模式,即南屏街中心广场“武警、特警、派出所岗亭”3支定点值守警力,形成武装震慑;由城管“护小侠”值守进出口观察哨,对进出人员进行“初筛过滤”;沿街商铺销售、商场内保、单车保管员等N名“护小侠”时刻关注上报街面异常情况。
紧盯重点部位关键点查控。在辖区商圈、医院、学校等重点部位组建专门“护小侠”在重点时段开展高密巡逻,开展“三必”查控,止“斗”于未发,有效护航商圈、夜市经济发展;“护小侠”在人流高峰时段做好内部防护、邻里守望、街面巡逻。
紧盯楼宇、街区、商圈等警务微网格联控。将辖区细分为6个警格,在每个警格中按照小区、楼宇、商圈等细化“微网格”,每格新编社区警务团队必有N名“护小侠”,使民警调解纠纷有“护小侠”帮腔、入户调查有“护小侠”带路、法治宣传有“护小侠”搭台,队伍建立以来,各类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7%。
动态用“侠”参与社会治理,“全、精、深”三措并举助“起底式清查”
以常态促进全面查。8支“护小侠”义警队涵盖警辅、城管、保安、环卫、销售、居民、街巷、美团等各行各业,通过募集资金、出台办法、定期奖励,提高护小侠日常参与基础要素采集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护小侠”主动申报、配合入户采集“一标三实”等基础信息15万余条,兑现积分奖励3万余元。
以专题促进精度查。持续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依托“夏季行动”,每期确定一个主题,组织“警侠”联合开展流动人员和出租房屋大起底、行业场所大清查大整治、KTV烧烤摊等治安复杂区域大检查等,及时发现整改治安、消防和公共安全隐患。
以推送促进深度查。通过警情研判,全量倒查“一标三实”、发现短板漏洞,用《提醒单》推送给“护小侠”,靶向补短板、堵漏洞;社区民警携“护小侠”做实警情回访,实现“处置一起警,防控一条街、一个商超、一个行业”。

“护小侠”徽标
护国派出所“护小侠”志愿服务品牌在群众中深入人心,成为守护辖区平安的重要支撑,“护小侠”来源于群众,成长于党政支持、商企激励,目前爱心企业已捐资作为奖励资金。
下一步,护国派出所将秉承“志愿之心、治安之盾、护国之本”的初心使命,延伸“护小侠”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群众服务和交通秩序维护等领域,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质效,警“侠”共绘“平安彩”。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