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落地落实,宜良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实,从“完善制度、追求速度、突出亮度、调节温度”四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服务,努力实现队伍“零违纪”、业务“零差错”、服务“零投诉”,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公安交管窗口。

完善“制度” 打造规范窗口
业务窗口人员认真学习评价回访工作流程,养成“主动亮码”意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主动邀请群众评价的习惯。针对服务窗口收到的不满意评价,大队通过与当事人沟通和对评价回访工作以来窗口收到的投诉进行分析研判后,做好车驾管业务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工作,全面推进车驾管业务规范开展。

全面落实业务核查制度,对社会服务站和检测站上报的业务数据安排专人核查,建立核查台账,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判问题、整改问题的闭环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车驾管业务全方位监管能力。2024年以来,共开展异常业务研判12期,业务数据抽查1800余条、业务评价回访240次、视频巡查40次,处理预警业务192条。
提升“速度” 打造高效窗口
在评价回访工作开始初期,大队发现大部分涉窗口投诉是因为群众在办理业务时排队时间长、等待时间长导致的。在找准“病因”后,大队以窗口服务“零推诿”、业务办理“零积压”为出发点,做实规范服务、缩短办事时间、改进工作方式等工作。

在群众办理业务上积极推行“一问”群众业务需求、“二查”资料完整性、“三引”办理流程的工作法,引导、分流群众快速办理业务。整合受理、审核、收费、制证等窗口,实现窗口业务“一次排队、一次办结、一窗通办”,切实为群众办事“提速”,为咨询问题“提效”,为窗口服务“提质”。
同时大力推广“交管12123”应用平台,对补换领牌证、补换驾驶证、机动车选号、业务办理委托、申领免检标志、考试预约、满分教育学习和审验教育等50余项业务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进一步实现车驾管业务效能大提升。2024年以来,群众通过互联网平台累计办理业务2.6万余条。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窗口“不满意”次数不断减少,窗口工作效能不断增效,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明显转变,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突出“亮度” 打造透明窗口
切实将“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衡量车驾管工作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
一是在业务办理大厅的每个窗口放置醒目的评价二维码,主动亮码、邀请群众扫码,营造主动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提高评价回访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并在窗口将工作人员照片、姓名、警号在办公区域监督栏予以公开,便于群众监督,提升窗口民警服务质效。

二是在业务大厅公告栏放置办事须知和流程图,通过大厅公共电视循环播放办理业务所需资料及流程,让群众一目了然,不走冤枉路、回头路;并不定时深入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评价回访指导,对于现场办理业务及群众评价过程中出现车驾管服务的“不满意”诉求,主动做好解释工作,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溯源,倒追倒查,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调节“温度” 打造舒心窗口
大队领导及时对群众评价不满意事项进行回访,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整改。通过典型案(事)例就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和应对处置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把不满意化为舒心,让窗口服务民辅警把不满意化为动力。

同时秉承“让群众少跑腿,服务企业零距离”的理念,安排人员上门为身体不便的群众、预约业务的企业提供服务,及时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困难。今年以来,已累计上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风险驾驶人解锁、机动车逾期未检提醒、机动车注销催告等服务50余次,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肯定。
监督评价回访工作开展以来,宜良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驾管窗口主动邀请群众对窗口服务工作进行扫码评价17435次,整改群众不满意问题3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612个。下步,交警大队将坚持以监督评价回访工作为抓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持续优化车驾管窗口服务,提升服务群众质效,通过评价回访工作不断促进队伍业务双提升、双促进。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