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小积分汇聚大能量——嵩明县嵩阳街道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取得成效

“自从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以来,我和老伴没事就坐下来算算分,看看怎样才能多得分。”家住嵩明县嵩阳街道倚伴社区大代理村的杨亮正兴奋地向大家介绍并展示自家的积分卡。

今年以来,嵩明县嵩阳街道深入推行“红色积分”引领社区治理机制,民众可通过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优评先活动、村庄环境卫生提升等志愿活动获得积分奖励,并凭积分到社区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特色服务。目前,嵩阳街道先后在山脚、兰茂、龙院等10个社区推行积分制,并常态化开展“红色积分”治理,形成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良好局面,进一步让基层治理向长效化转变。

微信图片_20240729160923.jpg

龙泉社区志愿者积分兑换启动仪式

邻里互助温暖困难群众

嵩阳街道各社区在“积分超市”管理中积极融合“积分+邻里互助”机制,根据居民需求和实际情况,设立扶弱济困、文明义举、矛盾纠纷调解等互助积分项目,并定期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进行入户走访,提供生活帮助。

兰茂社区1.jpg

在兰茂社区万年花城小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杨敏一大早就去社区线下积分兑换点兑换物资。“这物资有大用处。” 杨敏从积分兑换点出来,手里提着一箱牛奶,其他的队员则拿着卷筒纸、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她们要去看望小区的居民李友福。李友福长年患有慢性病,子女都在外地,平时一个人住,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就经常来探望,陪他说说话、打打牌。

兰茂社区志愿者正在开展“关爱儿童”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jpg

兰茂社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在平时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能够积攒积分,并用积分兑换物品。杨敏和几个队员经常将自己兑换的物品送给小区里面的空巢老人、困难家庭。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不仅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还经常传递温暖,用积分兑换来的物品帮助困难家庭。

兰茂社区志愿者使用“红色积分”兑换生活物资.jpg

“我一个人住,平时在家没有一个说话的人,社区和邻居姐妹们太贴心了,经常来家里陪我,也组织一些老年人的活动让我参与,我觉得太幸福了。”龙泉社区嵩兰馨苑小区的老人杨慧仙说。龙泉社区每月都会组织爱心理发、社区“微课堂”等志愿活动,每周二还组织“社区奶奶志愿服务队”走访小区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特殊老人,定期查看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把为老服务落到实处。

文明乡风扮靓村民庭院

为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风,嵩阳街道各社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优评先活动,并对评选出的先进家庭“半年一审核”,对持续达到先进标准者,还额外给予积分奖励。

818ad85f8bfdcb0aba59aeeb4d80a77.jpg

龙院社区结合绿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与校地共建单位昆明城市学院合作,在马家松园以墙为纸、以瓦为媒、以彩为墨,用方寸图景描摹家乡美景,打造展示家乡美景、乡愁记忆和文明风尚的瓦片画墙。

龙院社区4.jpg

瓦片画在开展“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部分居民表示也想用瓦片画来装点自家门前和庭院内部,为“美丽庭院”的创建助力。

社区在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后,便结合“积分制”治理机制,将瓦片画纳入社区“积分超市”的兑换细则中,居民可用积分兑换符合自己需求的瓦片画,并自行上墙装饰。

倚伴社区.jpg

李明一家积极响应“美丽庭院”建设,将自家的庭院打造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种满各种花卉和绿植,还主动帮邻居规划庭院布局,传授养花技巧。在“积分制”的激励下,李明一家不仅获得高积分,还成为社区的“人居环境提升”红榜示范户。

如今,龙院社区马家松园村在“红色积分”推动下,10户“美丽庭院”成为标杆模范,群众争先竞优,村风民风大转变,使社区内共创美好的氛围更加浓厚。

红色积分引导群众自治

嵩阳街道各社区以“美丽宜居”为导向,积极发挥“红色积分”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杠杆作用,以自身实际需求为主,以社区为单位,定期以发放任务形式用积分引导群众自发组队,开展垃圾清扫、“五堆”清理、“七乱”整治、“三口”美化等活动,以户为单位,以家庭为积分主体,引导居民做好“门前三包”,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垃圾清理无死角。

0f40fb106d06f4ed761bb7bb492004e8-sz_394669.webp.png

行走在山脚社区宽阔整洁的村道上,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花朵争艳,村口的柿子树挂满了果子,村口的小广场上孩子们正在追逐嬉闹……自山脚社区的“积分超市”营业以来,每个月来兑换生活用品的村民络绎不绝。

“本季度我参加村里的集体卫生清理、孝老爱亲等活动获得146个积分,我家被评上社区‘最美庭院’又获得150分,我准备用这些积分兑换一些生活用品。”山脚社区小普沙村村民杨树生开心地说。

为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山脚社区积极探索“积分+”管理模式,持续拓展积分内涵,将超市运行与乡村振兴、家风建设、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以小普沙村为例,该小组充分发挥“红色积分”作用,发布“美丽普沙”任务12次,居民自发组建群众施工队、工匠队,先后拆临拆违500平方米,清理“五堆”16处,理顺村内“蜘蛛网”,改造建设村内垃圾收集房、公厕10余处,小普沙村从外到内实现了“真美丽”。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