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嵩明县小街镇积德村坚持把基层治理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行“道德评议会”“积分制”等乡村治理新模式,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道德评议评出“好乡风”
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本目标,积德村结合“民情恳谈”日,定期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征求群众意见,召开道德评议会,积德村把“爱护环境”“孝老敬亲”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就如何更好实现村庄共治共享,全面推行移风易俗,突出村组指导督促作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借助评议会让群众在看、听、评、议过程中进一步树立文明意识。同时,在“村民评议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开展过程中,由党员带头的群众自治组织全过程参与,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把评价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让群众切身体会到基层自治的优势,提升对干部的信任度、认可度、满意度,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分管理积出“新活力”
作为小街镇网格员积分制管理模式的试点村,积德村积极开展网格员积分激励考核工作,抓住乡村振兴需要合力共治与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这一关键所在,把积分制与网格化管理进行整合,形成运行规范、实用有效的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

目前,全村划分8个村小组网格,45个基础网格,配备45个网格员,对日常巡查发现的环境卫生、房屋建设、矛盾纠纷、流动人口管理等问题或者服务群众等能体现工作的事项进行记录,并对每位网格员事件处置情况及积分情况进行统计。每半年,根据平台积分,积德村开展一次网格员积分兑换活动,评出3位表现突出的网格员,并将积分情况作为评优评先、表彰慰问的重要参考。网格员可以使用积分到指定超市兑换商品,让网格员“参与有价值、付出有回报”,调动村里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今,积德村乡村美了,乡风更和谐。
宣传示范亮出“新风尚”
近年来,积德村设立乡村光荣榜、道德榜,举办道德讲堂,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民族团结示范户”等评选活动,总结挖掘乡风文明正面典型。以村干部和党员为第一抓手,以党员支部大会为宣传阵地,成立回族舞龙队,打破回族不舞龙的传统,编撰《正值黄昏时》《新农村趣事》等乡风文明花灯小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文明乡风建设。

同时通过微信、QQ群推送移风易俗相关信息,提高广大群众对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积德村还致力于村史村志的编撰,建立村史馆,打造民族文化长廊。
充分利用现有“爱心乘车亭”、乡愁书院、农家书屋、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等有效载体,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对村内道路两旁3万余平方米墙体进行美化,全村范围内绘制墙体文化8幅,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风尚等方面,紧贴群众生活实际,让群众随时随地感受文明熏陶、接受道德教育。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