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为持续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努力遏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石林县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活动。
“五进”普法点出反诈关键词
针对不同行业和群体的特点,石林县人民检察院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制定了针对性的宣传策略。通过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和家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反诈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

在农村,检察干警为村民以案释法,结合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办案实际,重点宣传禁止出售、出借、出租“两卡”等法律知识,引导和号召基层党员发挥反诈示范引领作用。在社区,检察干警与居民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提供法律服务,解答群众疑问,让群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常见的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网络贷款、虚假征信、冒充领导熟人等诈骗方法,提醒群众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告知他人,防止成为电信诈骗“工具人”。同时,检察干警深入学校、企业,重点宣传“跑分”洗钱,“手机口”操作,出售、出租、出借对公账户等新型犯罪手法,提醒大家警惕成为洗钱“帮凶”。
新媒体宣传提出反诈有效策
此外,石林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运用新媒体进行反诈宣传。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转发相关文章和视频,依托院内“法蒙解惑“”知法普法”等普法专栏,原创《守住钱袋子,不做局中人》反诈微视频、小短剧等多媒体产品,宣讲反诈法律法规,以具体案例生动形象地向群众传递反诈信息。进一步扩大了反诈宣传的影响力,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协同发力打出反诈组合拳
为了提升反诈宣传的质效,石林县人民检察院与其他组织成员单位、县域各金融机构等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反诈主题宣传活动。各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和方法,针对老年人、宝妈等易受骗群体,联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通过群策群力、合力作战的方式,形成反诈宣传的强大合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石林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下一步,将继续立足实际、持续发力,把做实反诈宣传作为“检护民生”的重要内容,聚焦新型诈骗手段,加大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力度,为人民群众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