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促进标本兼治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能动司法、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研究诉源治理新举措,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把司法建议作为服务发展大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商事调解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省总商会)和法院的协同发力和共同推进。近日,为更好地推进省总商会在参与法院诉源治理、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多元解纷调研科研以及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等方面的工作,西山法院向省总商会发出西法建〔2024〕3号综合性司法建议,以高质量司法建议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西山法院建议省总商会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与法院的合作以及对调解组织的引导:一是加强涉民营企业纠纷的诉源治理工作;二是推进“两个中心”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三是促进涉民营企业纠纷调解工作质效提升;四是探索建立“法院+工商联”科研调研联动机制;五是提升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广度和深度。
司法建议书发出后,得到了省总商会的积极回应,5月初,省总商会向西山法院回函,表示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扩大商会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覆盖面,共同加快培育一批商会调解组织或调解工作室(站);二是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组织开展“商会调解进企业、解纠纷、促和谐”活动;三是邀请法官指导商会调解工作,从资源上给予“两个中心”更大保障。

当前,西山法院正逐步加大对“两个中心”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商事调解的资源支撑,在省总商会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深化法院与工商联的“院会联动”新合作机制,精准构建法院与民营企业“院企互动”的解纷新模式。明确“两个中心”的定位,即专业化从事商事纠纷调解,在调解员选聘、调解规则制定、市场化收费方面坚持走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道路,增强商事调解机制的吸引力,提高商事调解的法律服务供给水平,推动形成“商事纠纷优先调解”的氛围。
下一步,西山法院将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法院+工商联”联动,依托“两个中心”,力促商事纠纷诉前实质化解,努力开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工作新局面,以高质量司法建议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逐步为辖区民营企业打造“调立审执一体化”绿色解纷新通道,聚合力护航辖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小建议”绘就新“枫”景。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