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聚民力 汇民智 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东川区碧谷派出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不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聚民力、汇民智,为基层治理不断注入“源头活水”,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平安建设新高地。

党建联盟,共下基层治理“一盘棋”

每周二所长、社区中队长定期参加碧谷街道组织召开的由综治办、司法所、各村(社区)负责人、网格员、妇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矛盾纠纷风险研判会,对矛盾纠纷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研判,全量掌握辖区矛盾纠纷情况。对成因复杂、矛盾尖锐、跨时长、易反复、多次报警的“存量纠纷”,认真落实“2+3(1)+N”实体化运行机制,及时进行多元化解,集中力量攻坚“清零”,做到 “七个闭环”,矛盾化解“一抓到底”,形成“党委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格局。纵深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由社区民(辅)警牵头,联合街道综治办、司法所、18个村(社区)组建18支“普法小分队”,走进学校、小区、企业巡回开展普法宣传,赶集日采取上街头“摆摊式”宣传,同步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坚持问题导向,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在“向谁普”上做到精准施策,重点以发生在辖区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说防,让普法更直观、更接地气。难题联解,携手共建“爱心桥”。摒弃“就案办案”思想,将未成年人帮教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构建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的关注管理网络、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助网络、以社区民警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四大网络”,对因父母离异后重组家庭的子女,或父母外出打工“隔代监护”的子女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四网”联动实行动态跟踪、分类管理,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让14名辍学儿童回归学校,引导2名多次实施违法犯罪的儿童走上正道。

专群结合 共织小区治安“防控网”

蓝色经典、玛瑙城、陶苑新区、天马小区系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车辆随意乱停放、被堵问题突出,车身被人刮花、车胎被人放气、电动车及摩托车坐垫被人划破等案件频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派出所积极联合桥北社区党委发动小区内居住的党员、网格员、治安志愿者组建了8支32人的巡查小分队,加大对4个小区的入户法制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居民规范停放,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不按规定停车的行为及时纠正和制止,形成全时空守护、多元化联防的治安防控新格局,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故意损毁财物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平安联创,画好小区治理“同心圆”。隆康园、乐康园、白鹤滩搬迁房、洗尾嘎搬迁房4个移民搬迁小区及老干沟公租房、三车队公租房2个老旧小区因鸡毛蒜皮小事引发的矛盾纠纷警情突出。派出所找准“症结”,构建“社区民辅警+保安+网格员+楼栋长”“四位一体”网格治理单元,对6个小区进行“微管理”,扎实推进“十必做”“六必进、全覆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努力实现“事务在格中办、人员在格中走、信息在格中采、隐患在格中消”的基层治理常态。

警网融合 打好平安建设“组合拳”

将村(社区)干部、物业保安、网格员、楼栋长等群防力量进行整合,组建了38支1200余人的“红袖标”治安志愿者,构建以社区警务二队为主体,“红袖标”治安志愿者为辅助的点、线、面“三防合一”巡防体系,实施高密度全覆盖网格化巡逻,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让“红袖标”治安志愿者成为 “流动哨”。融合“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机制,视频巡查与路面巡逻实现双向互动、无缝对接,相互补充、互相策应,实现精准用警、精准布防、精准打击,全面筑牢社会安全稳定防线。校保联勤,合力撑起师生“安全伞”。建立“公安+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护学体系,认真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高峰勤务”“护学岗”机制,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做到“三见”,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加大对校园周边闲散人员及各类特殊群体的排查力度,最大限度预防消除各类隐患,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努力打造“学生安全、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