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动态
嵩明县杨桥街道以文化建设为基层发展“铸魂”

近年来,杨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汇聚街道各部门、社区、社工站、文联等多元力量,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多功能文化阵地,利用志愿服务让阵地“活”起来,奋力开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新局面,实现文化为民、惠民于心。

1.jpg

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旅杨桥”品牌

杨桥街道结合辖区实际,认真思考谋划,挖掘利用好辖区自然和人文优势资源,盘活利用好闲置资源,打造杨桥文旅产业品牌。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依托上禾社区山水之秀、人文之厚、产业之优、交通之便,深入挖掘山水、人文、历史资源,大力实施“九个一”工程(一个滇中传统民居群、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广场、一个诸同然纪念馆、一个绿美社区、一个休闲农场、一个水景观、一条人文历史步道、一本《上禾故事集》、一支乡土讲解员队伍),打造一条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于一体的经典乡村旅游线路。

依托现有文化广场、革命烈士宣传栏等红色文化阵地,采取“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主题党日”的方式,推动自然资源、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特色村落嫁接融合。

2.jpg

整合人才力量,凝聚“众人拾柴”智慧

组建“乡村规划师”,合力打造家乡新模样。杨桥街道组织21名返乡大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组成乡村规划师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专业人才、青年干部、优秀返乡大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促进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改善家乡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杨桥村庄规划编制水平。

4.jpg

5.jpg

成立“五老”宣讲团,宣讲文明向好新乡风。宣讲团由杨桥辖区范围内36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充分发挥“五老”在理论宣讲、政策宣讲、法治宣讲、道德宣讲、文明宣讲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五老”人熟、地熟、情况熟、资历深、阅历广、威望高等优势,促进“五老”在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工作中积极作为,引导形成向上向善向好的文明乡风。

6.jpg

开展“乡贤座谈会”,擘画家乡美好新未来。乡贤一词延续着一方血脉之情,记载着一方贤达善举,涵养着一方水土人文。为唤起在外游子对家乡文化的自觉认同感,助推杨桥高质量发展,杨桥街道组织各社区利用乡贤能人回乡的机会,主动“牵线搭桥”,以乡愁为纽带,引导乡贤围绕“提意见、提建议、提信息、找资源”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家乡发展。激发乡贤的乡愁,有助于实现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使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塑造乡村建设核心力量,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添瓦。

9.png

丰富文化活动,擦亮“精神共富”底色

杨桥街道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文化惠民、文化振兴的发展思路,持续开展丰富多样、接地气、暖民心的文艺演出活动,同时将文艺活动与推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组织举办西山苗族文化旅游节、龙街乡村文化节、矣铎桃花节等文化文艺活动,拓宽乡村文化活动空间,激发居民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的热情。

10.jpg

11.jpg

杨桥街道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民族歌舞培训等文化惠民活动128场,增进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为让文化工程和文化活动充分承载和谐、向善、孝贤等文明道德建设内容,春节期间杨桥街道举办10余项“我们的节日”新春主题活动,包括民俗体验、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斗牛等多种项目,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积极推动增进民生福祉工程落实发展。

12.jpg

13.jpg

下一步,杨桥街道将持续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生活之中,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基层发展“铸魂”。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