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过去的一年,白鹤社区坚持多办利民事、办好惠民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辖区内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10项暖民心行动上下功夫、出实招,以一件件民生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农业河道沟渠治理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渠道是百姓的“生命线”。2023年以来,白鹤社区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渠道清淤除障工作6次,对所有路段的河道、沟渠、氧化塘采取人工清淤、机械清淤和赶沟底并用的方式进行清理,共清理11.27千米,用工8人次、动用车辆48车次、清除淤泥及白色漂浮物约67立方米,确保渠道水流通畅、灌溉无阻,助力农业生产。

破除社区交通瓶颈 打通“最后一米”道路硬化
门前最后一米道路硬化,连接的是农户的大门,做实的是民心。白鹤社区“最后一米”道路硬化建设采用街道出料、社区牵头、居民筹工筹劳的方式,每一条道路推选一位组长负责,让居民参与到门前最后一米道路建设中来。这种做法不仅增强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又保证了工程质量,极大地调动居民积极性。居民主动平路基、清理“五堆”,支持建设,在党员的带动下,居民齐心协力硬化最后一米道路12条760米,受益群众153户459人。

人居环境整治再发力 乡村面貌换新颜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掀起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新热潮,共建宜居宜业和美社区。白鹤社区以“爱国卫生运动”等为抓手,突出党建引领、社区主导、群众参与、连片打造,对社区主次干道、房前屋后、垃圾堆放点等重点部位全面开展清理整治,并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同时,组织大学生开展辖区内补种绿化,对辖区内枯死和缺少的绿植进行清理和重新栽种,共栽种行道树106棵,补种地被18256株,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社区居住环境增绿添彩,受到居民群众一致好评。

“幸福食堂”吃出“幸福滋味”
为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投资约20万元新建老年“幸福食堂”,实行自助餐模式,坚持荤素搭配,在口味上符合老年人习惯;在菜品样式上保持每星期轮换一次,以清淡爽口的健康饮食为主,保证其消化吸收;在质量上重视,让老年人吃得安心、舒心、放心!可口的饭菜、周到的服务受到不少老人称赞。

社区治理转向“亲民化”“服务化” 让百姓文化生活更有获得感
白鹤社区以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为突破口,对社区办公区域进行提升改造,配置儿童娱乐设施、凉亭、乒乓球桌、爱心包、急救包、轮椅等,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抓,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提升服务功能,营造便民环境,实现了服务有阵地、服务有保障、服务有质量,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让改造后的白鹤社区“家味”十足。

完善污水管网 打造美丽白鹤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污水收集处理效率,推动污水处理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全面转变,2023年以来,白鹤社区牵头组织实施污水管网建设1.7千米,把当初没有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无法处理、道路污水横流的现象通通解决掉,实现辖区污水全部入管入网,畅通了村庄内部的“毛细血管”,提高了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社区面貌和生活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美丽社区家园
社区阵地,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营造亲民、便民环境,完善社区组织堡垒功能,白鹤社区对党建书架和党员活动室进行完善改造,并着力打造社区广播站,及时收集了解各项惠民政策并实时宣传播报,充分促进“小广播”发挥“大作用”。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抓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业余活动,增强居民体质,白鹤社区结合民情恳谈会,计划拆除历史遗留烤房,建设文化小广场,健全完善群众健身场所。目前已拆除老旧烤房16间,项目有序推进中。
实施“道路亮化” 为民增“光”
近年来,白鹤社区内的部分路灯配套设施老化,路灯昏暗和间隔距离较远是居民反映最多的一项问题。社区以“接诉即办”的态度开展“亮灯行动”,进一步完善社区照明设施,强化路灯精细化管理,点亮群众生活“幸福灯”,为社区居民夜间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共对4个小组新增和更换路灯100余盏。

自来水管网“改”出居民幸福感
近年来,白鹤社区居民住宅因供水管网年久老化、堵塞,出现漏水、少水、缺水等问题,给住户造成较大困扰,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为解决群众取水难、用水难问题,白鹤社区党委积极向上级反映问题,经多方协调,为白鹤社区上甸心小组20余户家庭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改造项目将在4个小组分片区逐步推进,着力解决好群众取水难、用水难等问题。

民有所思,我有所动;民有所愿,我有所为。做好暖民心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正在白鹤社区徐徐展开。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