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激活治理“动力源” 打造龙翔“新枫景”

近年来,龙城街道龙翔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搭平台集民意”“强机制办实事”“汇力量解民忧”三个方面发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身边的矛盾纠纷,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和谐扎根在社区中。

1_副本.png

健全机制,听民意访民情。一是织密网格服务体系,在社区“1个党总支大网格-2个居民区党支部网格-10个综治网格”的基础上,按照单元、楼栋、街面等范围细化22个微网格,推动楼栋长、“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党员入“格”内化解诉求,楼栋党员出“格”主动服务,形成“社区党总支+居民区党支部+街道联系组+‘双报到’党员+网格员”五级联动,问题解决率达86.7%。二是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探索建立“三·8”民情接待日,由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等组成“民情情报员”,每逢周三和每月“赶龙街”集市日定点开展“民情茶座”活动,听取居民群众意见诉求,共接待居民200余人次,解决各类邻里纠纷6起。三是加强智慧社区建设,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智慧龙翔”小程序,设置“社区提议”和“微心愿”功能,邀请居民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方便上班族在线办事预约、反映诉求,社区通过小程序“码”上就办,已解决居民诉求6件。

2_副本.png

整合资源,解难题办实事。一是警社联动赋能社区治理,联合龙城派出所打造“警社暖心会客厅”,实现信息联采、隐患联排、矛盾联调、宣传联动、治安联防。由片区民警担任社区兼职副书记,推动警力从“下”社区转变为“进”社区,就近就地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安服务,保证“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走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隐患家庭70余户,化解矛盾15起,采集并入库辖区常住、流动人口信息7500余条。二是物业联建优化小区服务,与物业公司党支部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书,落实社区班子与物业公司“双向任职”机制,实行交叉坐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月联合举办活动,解决了采光井玻璃更换、停车场残疾人辅道安装等问题,实现居民有问题、社区有回应、物业有落实。建立监督考评机制,每季度组织居民代表、楼栋长、党员代表等对物业公司开展测评,逐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三是社区基金提升治理效能,成立“乐融基金”专项治理基金,通过宝妈公益集市义卖、爱心商家募捐、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居民自发捐款等方式筹集1.6万余元,同时利用辖区场地等资源开办新春集市,将资源置换所得收益按比例注入基金池,用于补充基层治理资金缺口,链接鸿仁堂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资源,开展爱心义诊、送医上门40余场,解决了高龄老人医院就诊距离远的困难。

3_副本.png

挖掘能人,促自治筑和谐。一是孵化“十八能人”工作室,通过网格入户走访了解居民情况,通过能人自荐、居民互荐等方式,发掘并招募不同行业的人才入驻“十八能人”工作室,定期开展亲子教育、压力缓解、工作能力提升、创业帮扶等培训,引导“能人”发挥所长,参与街道“微创投”、民生小实事项目4个,开展法律咨询、文艺汇演、解决水电问题等20余场,累计服务100余人次。二是打造“宝妈联盟”服务品牌,结合小区内全职妈妈多的特点,以妇女之家为阵地开设手工坊、直播间,定期开展公益集市、“跳蚤市场”等活动,召集宝妈进行手工艺品制作和直播义卖,所得收入用于关爱特殊群体。同时,发挥“宝妈联盟”地熟、人熟的优势,在邻里聊天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100余人次,发现并向社区反馈问题20余个。三是探索搭建自治实践新平台,依托呈贡电商产业园建设优势,挂牌云南民族大学实训基地。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链接区劳动就业局资源,面向社区宝妈、待业人员开展为期7天的电商运营管理培训,目前开始直播带货12人。将两座闲置的核酸采样亭改造为“365暖新加油站”和“便民微工坊”,引入社区“能人”运营,为快递小哥提供休息、歇脚的地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配钥匙、缝纫改衣等7项便民服务,实现家门口便民服务。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