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街道位于呈贡区老县城,老旧小区众多、基层设施老化、外来人口流动频繁,人员构成复杂,造成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种类多、范围广、处置难等特点,给社会治理带来极大挑战。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行“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试点工作,运用“一三一”工作方法,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建机制聚合力,防风险保安全。

搭建“一个平台”,整合资源聚合力
以“四中心”融合为基础,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平台功能,将分散在派出所、司法所、社保、妇联和社区等部门间的单一信息全量汇总到综治中心,建立以“党建引领、多方联动、隐患排查、群防群治”为核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完善会商研判、分流交办、考核督办闭环运行流程。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试点以来,已正常召开周研判会议6次,月会商2次,分析研判收集到的“六类风险隐患”线索118件,下发“三单一函”33件,已化解进入跟踪回访阶段32件,销号出库4件。

推动“三频共振”,多元联动化纠纷
一是聚焦“小网格”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行动走深走实。龙城街道9个社区建有五级网格86个,配备网格长(员)86人,综治“微网格”373个。依托全街道建立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党员纳入网格。做到“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管控全覆盖、问题全清零”。二是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精准普法。龙城街道成立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小分队9支,针对街道“六类风险隐患”涉案当事人,发挥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优势,采用“调解+普法”模式,组织开展“面对面”精准普法工作,提高居民依法依规表达诉求的意识。三是运用“小技巧”促成矛盾纠纷有效化解。龙城街道创新运用因“时”、因“人”、因“事”化解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六类风险隐患”实施分类施策、因人而异化解。在处置化解“六类风险隐患”中坚持“以情动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法助人”。

完善“一套机制”,确保工作强落实
一是全面完善。按照“先实操、再总结、后完善”的工作思路,结合具体案例操作实际,市、区实操教官组和龙城街道反复推敲讨论,检验并完善了《龙城街道“六类风险隐患”发现登记制度》《风险等级评估制度》《分流交办(分类调处)制度》等9个制度,并完成制度汇编,并组织各社区、各部门培训教学全面掌握推广应用。二是闭环管理。“以小切口具体推动落实,用具体案(事)件串联整个流程”的思路,经梳理研判后建立龙城街道“六类风险隐患”动态数据库,并实时动态更新;所有案(事)件均按照“七个闭环”实现全周期动态管理。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