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盘龙区东华街道秉持“网格化管理、精准式服务、规范化运作”的工作思路,通过不断健全完善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丰富创新普法内容和载体,以夯实网格化管理工作为抓手,实现网格法律服务为举措,配强网格力量为保障,将普法宣传纳入网格化包保服务管理工作职责范围,让普法成效在社区服务管理过程中日益显现,逐步构建基层“大普法”格局。
建强队伍 夯实普法宣传网格化
东华街道为二级网格,街道下划分三级网格7个、四级网格31个、五级网格82个、“微网格”359个,将“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纳入五级网格管理,切实增强五级网格末梢的战斗力。

依托健全的网格管理机制,东华街道、东华司法所对网格员进行普法培训,提升他们的法律知识储备,着力打造一支身边的普法队伍,让队伍参与到网格内的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中,以此满足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将普法宣传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小区、每一个业主、每一个家庭,确保普法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丰富载体 促进普法宣传精准化
东华街道探索出群众“点单”、网格员“派单”、专家“接单”的定制化普法模式。该模式下,网格员及时梳理发现群众关心的热点法律问题,定期在网格微信群推出、讨论法治热点话题;法律顾问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实现从“宽泛式”普法向“菜单式”普法转变,不断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通过田园路社区“幸福议事厅”、金色社区“法治小讲堂”、小龙路社区“七色愿景亭”等平台,开展法律志愿帮扶和普法宣传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式的法治传播格局。
“幸福议事厅”通过人民调解员和法律顾问讲法条规定,辩明利害关系,引导居民在法律框架下解决问题,推动矛盾纠纷尽早尽快尽好化解。“法治小讲堂”通过讲问题、讲案例、讲法律,将“教科书式”理论教育转换为“接地气式”知识探讨,进一步浓厚普法宣传氛围。“七色愿景亭”聚焦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广泛收集居民的法律需求清单,织密一张普法网格,提升普法精准性。
多方联动 推动普法宣传专业化
东华街道、东华司法所联合整合各类优势资源,组成专兼职结合的普法队伍,建立了“综治牵头、部门主抓、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一站式开展普法宣传”的工作新机制。
街道社区干部、司法所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为骨干,分网格开展进广场、进社区、进商铺等普法宣传活动,从专业化的角度解决问题。

盘龙区人民法院、盘龙区人民检察院、盘龙区公安分局、盘龙区司法局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专项普法政法干警挂联机制作用,进一步提升普法专业性。针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邻里纠纷、投资理财等内容“对症下药”,多部门联合开展以“政企携手护平安 筑牢全民反诈‘防火墙’”为主题的反诈普法宣传活动,巧借商圈人流集中区域,将反诈宣传与夜市摆摊巧妙融合,在夜市中将反诈宣传“氛围感”拉满,为群众送上了别样的反诈“大餐”。
今年截至目前,东华街道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次。
营造氛围 实现普法宣传常态化
东华街道以每一个网格内人口密集区等重点部位为“点”,以辖区主要道路为“线”,以覆盖所有小区为“面”,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模式营造普法宣传浓厚氛围。

线上每周定期发布实用普法宣传小视频,动员社区内公共单位、辖区企业、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参与宣传;线下统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金棱河公园广场、席子营“法治小游园”、商场LED屏等阵地,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和重要时段,通过发放传单、悬挂横幅、开展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相关宣传工作。
下一步,东华街道将继续借助“微网格”构建基层“大普法”格局,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