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西山法院“三微”助力为民解忧办实事

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通过“微心愿”“微服务”“微治理”等做法,多措并举推进为民解忧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点亮居民“微心愿”,架起服务“暖心桥”

“对于我们这种老旧小区,尤其是低楼层住户而言,晾晒衣物和被褥是一直存在的难题。”

“子女在外地上班,冬天天气一冷,我这个腿就开始疼……”

在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过程中,西山法院通过“听民意、访民情”,了解到春苑社区居民群众“晾晒难”、独居老人“烦心事”等实际困难。西山法院一支部、四支部依托点亮居民“微心愿”活动,在春苑社区春光里4号院、5号院为居民群众安装不锈钢晾衣架,为社区孤寡、困难、高龄老人送上冬日温暖。

1 (4).jpg

近年来,西山法院创新“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2+1”机制,暨每2个支部与1个挂钩社区服务联系点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今年以来,西山法院党组织“组团式”到社区报到5次,累计服务时长13.8小时;102名在职党员“志愿式”参与活动358次,累计服务时长1148.67小时,切实做到发挥“两个作用”,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1 (1).jpg

只要民生关切,“微心愿”就不微小。社区居民说道:“事虽小,却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做实做细“微服务”,当好群众“贴心人”

“您好,打扰了,我是西山法院的工作人员,之前您在我院的案件已经办结,现在对您进行回访……”这是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执法满意度跟踪回访。

今年以来,西山法院在窗口部门建立服务满意度智能化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执法满意度跟踪回访评价机制,主动接受诉讼群众评价监督。制作满意度评价回访“二维码”放置于各窗口部门,来访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建立档案,并汇总至评价回访系统后台。探索将跟踪回访评价工作延伸到已审结、执结案件,在送达法律文书时一并开展回访工作,主动收集了解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不满意的事项及时回访并整改。

微信图片_20231127104923.jpg

倾听群众呼声,推动改进工作。“开展案件回访有很多好处,可以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及时发现案件办理时存在的不足,在以后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使得工作更规范。另外,回访时,有的当事人提出一些问题,我们结合案件释法说理,大家对我们的工作也能更加理解和支持。”立案庭负责回访工作的干警说。

扎实推进“微治理”,汇聚基层“大能量”

西山法院助力完善在街道、社区“大工委、大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定期参加联席会议,严格执行轮值制度,根据“需求清单”整理汇总形成“资源清单”,选派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街道社区开展服务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到资源共享,困难互帮,携手合作,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群众。

2 (4).jpg

“不能轻信‘分红’‘报酬’,把银行卡、电话卡、身份证出借给他人使用,否则更可能涉嫌‘帮信罪’……”这是西山法院作为马街街道“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在参加“反电诈”主题活动时,工作人员向居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西山法院机关党委、各支部参加“大工委、大党委”联席会议共计12场次,并通过法治讲座、专项工作培训会、小记者进法院等形式,共计开展普法强基活动60余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7次,普法进社区活动18次,受众人数达6000余人次。组织干警拍摄《群众身边的法治讲堂》普法短视频,助力普法工作,赠送“法治礼包”133份。

法庭全景.jpg

下一步,西山法院将持续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我为发展献一策”等活动,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推进“为民解忧办实事”活动向纵深发展。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