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以案说法
暑假刚开始,富民已有学生被骗!

暑期来临,经过一学期紧张的学习,孩子们终于又可以放松一段时间了,但防范电信诈骗一刻都不能放松,这不,暑假刚开始,初三刚毕业的小宇就刷了会儿短视频,结果被骗28000元。

近日,家住富民的16岁男孩小宇,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可以扫码进群领福利的直播间,小宇信以为真,便用QQ扫码进群。

2222.jpg

进群后,管理员介绍,只需扫码转账1.8元,即可返现888元,小宇随即转账领取福利。不料在领取过程中,客服告知因为小宇是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财务被冻结,并威胁他配合进行解除冻结。

骗子要求小宇用父母的手机扫描公司的二维码进行转账,单纯的小宇深信不疑,用自己母亲的手机向对方转账2160元,随后对方又要求小宇用父亲的手机,分别以解冻费、手续费、手机卡了等名目向指定账户转账,直到发现自己可能被骗时,小宇已经向骗子转账28000余元。

诈骗套路

针对未成年人的骗局,骗子往往以送“皮肤”、手机、红包等为由添加好友,骗子会通过交谈确定孩子是不是“目标”人群,了解清楚孩子当前用的手机是自己的还是家长的以及身边有没有大人看管等。如果孩子是电脑上网或用自己的手机,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去拿大人的手机进行操作。孩子如有疑问,骗子就恐吓、威胁等方式吓唬孩子,让孩子们一步步掉进诈骗陷阱。

民警提示

1.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尽量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陪孩子度过愉快的假期。

2.家长不要把各类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同时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以免孩子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

3.家长、学校要一起努力,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二维码一律不接、不看、不理、不点、不扫描,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4.家长们可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隐私。不要暴露自己独自在家的信息,不要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定位,遇到类似诈骗的情况及时向父母求助,或拨打110进行核实等。

Copyright © 中共昆明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 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5层 邮编:650500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网络支持:0871-639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