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从全市政法机关选树了4名“最美政法干警”。他们在执法办案、驻村扶贫、守护群众、援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昆明政法队伍的时代风采。
公正裁判追求法治梦想
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李兴虎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同事送给他的漫画,上面写着8个字——“沉迷工作无法自拔”。李兴虎被同事戏称为“李辛苦”,不仅因为他能吃苦,办案时抽丝剥茧反复印证,尽最大努力让案件得到最公正的裁判,还因为他能担当,先后参加多起重大案件审理工作,审判质量好、效果佳。
2009年,李兴虎考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成为一名刑事法官。他先后参加多起重大案件审理工作。2020年,为了将一个涉及全国范围的重大涉众非法集资案件的资金尽快发还给受损集资参与人,李兴虎带领团队研发登记发还系统。历经数十次修改完善、数千人次测试调整,终于实现足不出户就可利用手机完成身份验证、资料上传审核、信息登记确认等功能,该系统充分保障了知情权,又提高了登记核实的准确性,降低登记成本。
在信息登记核实期间,他带领团队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制作7版分类图文、视频教程,发布通告指引11次、接听来电5229个、拨打电话3000余次、回复留言7239条,及时回应关切。他们还主动上门为孤寡老人、聋哑人服务,及时将案款发还给受损集资参与人。
在审理多起恶性案件过程中,有被告人刻意狡辩试图推脱罪责。李兴虎严把证据关,细致梳理、逐一论证每一份证据,确保案件严谨规范、认定准确。多年来办理的近500件刑事案件,都做到了不枉不纵,让案件得到最公正的裁判。
判处的被告人刑满释放后找到工作,主动打电话给他分享生活近况;办案时耐心细致听取辩护律师意见,有时甚至熬到深夜,李兴虎司法公正的理念和庭审把控能力得到律师的一致认可……面对群众、同行的肯定,李兴虎谦虚地说:“公正裁判案件,才能经得起考验、对得起良心,维护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李兴虎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嘉奖。
驻村扶贫坚守为民初心
3年前,国家脱贫攻坚的号角一吹响,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刚就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驻村扶贫第一线,担任东川区拖布卡镇大树脚村委会驻村扶贫队第一书记兼队长。“只有为党、为国、为民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驻村扶贫,就是我的人生价值。”这是他在驻村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
大树脚村委会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417户14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3户798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为53.3%。
驻村以后,王刚迅速掌握脱贫政策,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对大树脚村开展扶贫工作。他指导协助基层党组织开展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全力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他隔三岔五就往有辍学风险的学生家里跑,给家长和学生做思想工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大树脚村委会新田村小组的村民世代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地质灾害点,该小组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经鉴定全部为D级危房。为了保护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王刚积极向镇上争取集中新建项目,并为村民们做易地搬迁的思想工作。如今,30户村民全部搬进宽敞安全的洋房,泥泞的土路也变成了硬化的水泥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按照驻村队员一期两年的规定,王刚本可以在2020年3月调整轮换。但面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工作的压力,他主动选择继续留任,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通过在当地推动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贫困户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等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9年7月,大树脚村累计脱贫201户786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0.8%,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顺利实现脱贫出列;同年11月,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清零;2020年8月,该村又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守护一方服务辖区群众
26、 17、5、450、3……对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前卫派出所民警张忠华来说,这几个数字对他有特殊含义。不仅代表了他从警26年以来的“战绩”,也是他守护辖区安全、服务辖区群众的满满回忆。
张忠华从警26年,他分管6个老旧小区,哪家生活有困难,辖区内600家公司哪家存在安全隐患,他都清清楚楚。他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帮助、来关心,建了26个微信群,24小时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老旧小区有不少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料的空巢老人。张忠华一一建档编号,下社区时经常去看看,时时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状况。说起张警官,马洒营小区的空巢老人李奶奶眼圈都红了:“不是儿子胜似儿子啊。”张忠华自豪地说:“这样的爸妈我有17个。”他建立起邻里守望机制,发动了邻居彼此互相照应。
张忠华梳理小区的警情接报情况,梳理出关键位置和重点时段,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工作;入户走访,排查存在的治安问题及可能发生的隐患;发动住户众筹资金安装视频监控;为老旧小区申请政府的惠民工程,全面提升小区人防、物防、技防。2020年以来,他管辖的5个老旧小区实现“零发案”。
群众事无小事。张忠华和街道办、法院、司法、住建等职能部门对接,构建起多元化“大调解”机制。2019年春节前,启动“三调联动、八方合力”模式,联系到欠薪的承包商,顺利将共计450万元的工资发放到38名农民工手中,成功避免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经张忠华成功调解的纠纷超过2000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进社区、入楼院,每周进社区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在走访的过程中,张忠华发现多起案件线索,梳理后将情况一一提供给刑侦中队,派出所成功打掉了3个“套路贷”涉恶犯罪团伙。
深耕法援帮扶弱势群体
从一名业务新兵到行家里手,盘龙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科科长、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杨江红在昆明司法行政工作一线深耕31年,其中奋战在基层法律援助战线已长达18年。多年来,她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坚守公平正义,把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018年来,盘龙区受理、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数,从每年80余件激增至每年3000余件,法律援助中心从单一的办案机构变为复合型管理与服务并重机构。
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是杨江红每天的主要工作之一,她耐心分析案情,指引当事人寻求合适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来访人员充分感受到法律援助这项民心工程的温暖。
2018年3月,刚生下孩子不足2个月的徐某来到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徐某的丈夫长期吸毒,还曾多次暴打徐某,孩子和她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迫不得已必须离婚。但由于徐某没有工作,别说交纳律师费,连日常生活都成问题。杨江红指派了业务能力较强的律师予以援助,向律师反复叮嘱需要注意的办案要点后,又拿出500元现金交给徐某,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
一年后,徐某专门到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致谢,还拥抱了杨江红。“谢谢你们的帮助,也谢谢你给的‘救命钱’,你的鼓励让我获得了力量。”徐某哽咽着说。
在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同时,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杨江红还参与开发了“盘龙区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卡”“云南省智慧法援”2个智能小程序,上线运行后有效节约管理成本,工作效率获得极大提升。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杨江红联系省内知名律师、学者,围绕刑事案件、知识产权、劳动纠纷等内容先后推出16期“盘援云课堂”。
最美政法干警——张忠华





最美政法干警——杨江红

杨江红

2016年5月28日在区青少年宫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2016年7月14日在茨坝街道花渔沟社区开展妇女维权知识讲座 (2)

2016年7月28日在东华街道办事处举办“妇女维权知识讲座”

2017年9月29日受援人向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赠送锦旗

2017年10月26日在长寿路社区开展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2018年2月8日在盘龙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农民工法律咨询

2018年4月3日盘龙区龙泉小学春蕾行动之法律援助伴我同行

2018年7月9日应邀为“1 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培训班”授课

2018年荣获昆明市第23届特等劳动模范

2019.04.29荣获昆明市“工人先锋岗”

2019年4月29日荣获工人先锋岗

2019年6月27日收到受援人田玉晶送来的锦旗与感谢信

2020年1月17日在北部汽车客运站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送法送福

2020年10月16日在盘龙区桃源社区开展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最美政法干警——王刚

王刚

到镇上填报低保材料

发放市检察院物资

三讲三评

石林宜良非贫困县脱贫普查

寻甸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寻甸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最美政法干警——王刚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3号